[发明专利]一种吸水抑菌可降解的淡水鱼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1833.8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8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王宇;杨凯;徐虹;李莎;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1/04;C08L77/04;C08L25/06;C08K5/053;C08K5/1545;B65D65/4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徐芝强;肖明芳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水 抑菌可 降解 淡水鱼 保鲜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水抑菌可降解的淡水鱼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微晶纤维素水悬浮液,γ‑聚谷氨酸水悬浮液,ε‑聚赖氨酸,以及增塑剂;所述微晶纤维素水悬浮液和γ‑聚谷氨酸水悬浮液的质量比为2:1;ε‑聚赖氨酸添加量为微晶纤维素水悬浮液和γ‑聚谷氨酸水悬浮液总质量的1~5wt%;增塑剂添加量为微晶纤维素水悬浮液和γ‑聚谷氨酸水悬浮液总质量的1~2wt%。本发明以ε‑聚赖氨酸、聚谷氨酸、微晶纤维素三个可食用基材,使用微晶纤维素作为成膜基质,聚谷氨酸作为吸水剂,ε‑聚赖氨酸作为抗菌剂,开发出集抑菌、水分调控、可降解三位一体功能化保鲜膜材料,其结构为水凝胶三维网状,实现肉品血水的有效吸附,避免染菌;同时水凝胶保湿锁水功效可防止产品过度失水变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品保鲜技术及领域,具体是一种吸水抑菌可降解的淡水鱼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淡水鱼在捕获后和加工过程中易导致鱼肉蛋白分解使鱼肉产生不良的气味而改变鱼肉原有的风味,同时引起鱼体腐败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淡水鱼在贮藏过程中易受腐败菌、内源酶以及化学作用的侵染而失鲜变质。新鲜处理的鱼肉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也难免有汁液流出现象,这些流出的汁液不仅影响鱼肉产品的外貌感官,而且也可能造成二次污染,严重影响鱼肉的商业价值。冷藏结合防腐剂保鲜是一种控制食物腐败的传统方法,但由于防腐剂的残留,人食用后会对机体造成损害,多种因素造成的食品腐败,对经济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如何保持淡水鱼肉良好的食用品质并且改善鱼肉产品外观,对淡水鱼保鲜加工行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使用的传统PE(聚乙烯)保鲜膜,虽然能隔绝空气,减少空气中的杂菌对产品的污染等基本功能,但也只能使新鲜鱼肉再持续延长保存2~3天,保质期短;传统PE保鲜膜可降解性差,长期积压留存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隐患;并且传统PE保鲜膜吸水性差,不能吸收肉质品比较常见的血水渗出问题,对肉制品的质量和经济环保影响较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吸水抑菌可降解的保鲜膜在淡水鱼保鲜中应用,来弥补传统保鲜膜性能的不足,着重增加保鲜膜在吸收肉制品血水渗出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PE保鲜膜在肉制品保鲜中的常见问题,提供一种吸水抑菌可降解的淡水鱼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淡水鱼肉制品在加工、储藏及运输过程中发生血水外渗影响外观和染菌腐败的两大关键难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吸水抑菌可降解的淡水鱼保鲜膜,包括:
微晶纤维素(MCC)水悬浮液,
γ-聚谷氨酸(γ-PGA)水悬浮液,
ε-聚赖氨酸(ε-PL),以及
增塑剂;
其中,所述微晶纤维素(MCC)水悬浮液和γ-聚谷氨酸(γ-PGA)水悬浮液的质量比为2:1;
所述ε-聚赖氨酸(ε-PL)添加量为微晶纤维素水悬浮液和γ-聚谷氨酸水悬浮液总质量的1~5wt%;
所述增塑剂添加量为微晶纤维素水悬浮液和γ-聚谷氨酸水悬浮液总质量的1~2wt%。
微晶纤维素(MCC)是由β-1,4葡萄糖苷键联接的直链式多糖,通常是由天然纤维素经物理或化学处理而得到的白色粉末状物质,是一种纯净的纤维素解聚产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低的聚合度,平均聚合度可达其聚合度的极限,其吸水性很强,在水介质中经剪切应力作用后,能生成凝胶,作为保鲜膜的成膜基质。
γ-PGA侧链上大量羧基负电荷的排斥作用,使得分子链的空间伸展很大,即使在较低的浓度下,分子间也具有强烈的相互作用,γ-PGA是分子量达百万级别的氨基酸均聚物,具有高吸水性能、生物安全性和抗盐性,而冷鲜鱼肉中浸出血液成分属于复杂的电解质溶液,影响薄膜吸附的主要因素是NaCl,因此γ-PGA可作为一种优良的高抗盐性吸水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18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蔬菜种子精播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T-S模糊的车辆横纵向耦合稳定性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