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最小电流应力的双向变换器优化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2681.3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4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金莉;马明;梁晓兵;雷二涛;杜婉琳;王玲;唐挺;徐柏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杨小红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最小 电流 应力 双向 变换器 优化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最小电流应力的双向变换器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双向变换器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和变换器匝数比计算得到双向变换器的变压比;
S2.根据所述双向变换器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谐振电感、变换器匝数比、开关频率计算得到所述双向变换器标幺化的传输功率;
S3.基于所述双向变换器处于最小电流应力状态下,根据所述变压比、所述变换器匝数比和所述传输功率计算得到所述双向变换器的输入内移相角和输出内移相角;以及采用PI控制器调节所述双向变换器的所述输出电压稳定输出,得到所述双向变换器的外移相角;
S4.将所述输入内移相角、所述输出内移相角和所述外移相角输入驱动生成模块控制所述双向变换器中开关器件的通断;
其中,在步骤S3中,计算所述双向变换器的输入内移相角和输出内移相角的公式为:
式中,α为输入内移相角,β为输出内移相角,k为变压比,p0为传输功率,N为变换器匝数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最小电流应力的双向变换器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双向变换器的输入内移相角和输出内移相角具体步骤包括:
S31.获取所述双向变换器的传输功率基波分量和谐振电感电流基波分量;
S32.采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建立基于所述传输功率基波分量和所述谐振电感电流基波分量的拉格朗日方程,并对所述拉格朗日方程中的三个移相角进行求偏导数,得到三个移相角的导数式;
S33.根据约束条件对所述导数式进行求解,得到所述双向变换器的输入内移相角和输出内移相角的公式;
其中,所述拉格朗日方程为:
三个移相角的所述导数式为:
所述约束条件为:
式中,为双向变换器输入端与输出端电压中点之间的移相角,α为输入内移相角,β为输出内移相角,k为变压比,p0为传输功率,N为变换器匝数比,为传输功率基波分量,为谐振电感电流基波分量,为拉格朗日函数,λ为拉格朗日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最小电流应力的双向变换器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采用PI控制器调节所述双向变换器的所述输出电压稳定输出具体包括:将所述输出电压与所述双向变换器指令电压之间的差值经过所述PI控制器按照所述外移相角调节控制,使得所述输出电压等于所述指令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最小电流应力的双向变换器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生成模块采用2SP0320x2Ax型号的控制芯片控制所述双向变换器中开关器件的通断。
5.一种基于最小电流应力的双向变换器优化控制装置,包括变压比计算模块和传输功率计算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优化移相角计算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变压比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双向变换器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和变换器匝数比计算所述双向变换器的变压比;
所述传输功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双向变换器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谐振电感、变换器匝数比、开关频率计算得到所述双向变换器标幺化的传输功率;
所述优化移相角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双向变换器处于最小电流应力状态下,根据所述变压比、所述变换器匝数比和所述传输功率计算得到所述双向变换器的输入内移相角和输出内移相角;以及采用PI控制器调节所述双向变换器的所述输出电压稳定输出,得到所述双向变换器的外移相角;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入内移相角、所述输出内移相角和所述外移相角控制所述双向变换器中开关器件的通断;
其中,计算所述双向变换器的输入内移相角和输出内移相角的公式为:
式中,α为输入内移相角,β为输出内移相角,k为变压比,p0为传输功率,N为变换器匝数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268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