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耸结构液压同步顶升装置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2802.4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0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涛;向少波;王健健;董佳节;雷钧;于凤财;费恺;李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亚泰金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亚泰智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46 | 分类号: | B66F3/46;B66F3/26;E04B1/3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赵万凯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耸 结构 液压 同步 装置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耸结构液压同步顶升装置及施工方法,自身包括若干分别设置在高耸结构底部的顶升系统和安装平台,所述顶升系统和安装平台以高耸结构为中心间隔交错分布,所述高耸结构的底部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条形基础,所述顶升系统设置在条形基础上,所述顶升系统由液压千斤顶、用以控制液压千斤顶顶升或回落的控制系统和设置在液压千斤顶上的高精度传感器,所述高精度传感器包括位移传感器、中心偏移传感器以及高程误差传感器。本申请具有可解决高耸钢结构安装难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自身是涉及一种高耸结构液压同步顶升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全球各国纷纷建造各种类型的高耸结构,如双曲线冷却塔,高耸化工设备,电力、通讯塔,桥梁索塔,装配式建筑,广州塔、观光塔等高耸结构。目前高耸钢结构的施工仍然以传统的塔吊吊装施工为主。
为了提高高耸钢结构的施工技术,解决传统吊装施工中的问题,部分国家提出并开始尝试创新性的施工技术——高耸钢结构顶升施工技术。它突破了传统的吊装施工方式,从吊装施工的反方向出发,将从下至上的施工顺序改变为从上至下施工,将施工作业面从高空降落到地面。这种施工方式避免了高空施工作业,可以显著提高施工的安全性、施工质量和工作效率。这种施工方式还减少了对施工人员的依赖,更多的依靠机械完成施工,并且不存在吊装施工中大型设备难已拆卸的问题。与吊装施工相比,这种施工方式的安全隐患更少,更便于施工管理。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在高耸钢结构的顶升施工的过程中存在施工工序较为繁琐和复杂,施工难度大,且施工过程质量较为难以把控、安装误差较大的问题,使得高耸钢结构安装较为困难,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高耸钢结构安装的难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高耸结构液压同步顶升装置及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耸结构液压同步顶升装置及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耸结构液压同步顶升装置,包括若干分别设置在高耸结构底部的顶升系统和安装平台,所述顶升系统和安装平台以高耸结构为中心间隔交错分布,所述高耸结构的底部设置有若干间隔设置的条形基础,所述顶升系统设置在条形基础上,所述顶升系统由液压千斤顶、用以控制液压千斤顶顶升或回落的控制系统和设置在液压千斤顶上的高精度传感器,所述高精度传感器包括位移传感器、中心偏移传感器以及高程误差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升系统和安装平台以高耸结构为中心间隔交错分布,使得顶升系统顶升支撑高耸结构时,工作人员可通过安装平台对高耸结构进行安装,随后以安装平台上已安装好的高耸结构为支撑安装顶升系统上的高耸结构,支撑稳定的同时使得高耸结构的所有拼装、焊/栓接均在地面平台上完成,避免了高空作业,安全性好,而且施工速度更快,安装成本更低,解决了高耸钢结构的安装困难的问题;且在液压千斤顶上设置位移传感器、中心偏移传感器以及高程误差传感器,用以及时掌握和同步调整安装时出现的风力侧压、日照温差等误差,进而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高耸结构一侧的同步液压泵站,所述同步液压泵站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同步液压泵站连接有控制阀总成,所述控制阀总成连通有超高压软管,所述超高压软管通过快速接头与液压千斤顶相互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步顶升高耸结构时,可通过同步液压泵站向液压千斤顶中通入液压油液,使得液压千斤顶同步顶升高耸结构,同时在同步液压泵站上设置压力传感器使得液压千斤顶的顶升力可实时显示和监控,从而提升高耸结构的安装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条形基础沿高耸结构的径向排布,且所述条形基础上设置有用以安装固定液压千斤顶的导向架,所述导向架围设在液压千斤顶的周边,且条形基础上沿自身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道,所述导向架与滑道之间为滑移连接,导向架和液压千斤顶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固定在滑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亚泰金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亚泰智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城建亚泰金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亚泰智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28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