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确定混合煤气、空气配比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3046.7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90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宋中华;王昌亮;李浩;杜贤武;丁翠娇;韩斌;马红;闫乃忠;胡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2 | 分类号: | G01N33/22;G01N25/00;G01F1/7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姚萱萱 |
地址: | 43008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确定 混合 煤气 空气 配比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确定混合煤气、空气配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混合站出口至用户处的煤气输送管道平均分为N段,获得N个管道微元;
对各所述管道微元内煤气团的煤气参数进行初始化,获得各所述管道微元中的煤气团的初始煤气参数;所述煤气参数包括:煤气成分、热值及参考空燃比;
在当前跟踪周期内确定各煤气团在所述煤气输送管道内的前进距离;所述当前跟踪周期为预设的总跟踪周期中的任一跟踪周期,所述总跟踪周期根据供气总时长确定;所述当前跟踪周期为时长为1~10s;
基于各煤气团在所述煤气输送管道内的前进距离及所述管道微元的长度确定每个所述煤气团前进的所述管道微元的数量n;所述管道微元的长度为0.01~0.1m;
基于各所述管道微元中的煤气团的初始煤气参数及每个所述煤气团前进的所述管道微元的数量更新各所述管道微元中的当前煤气参数;
获得更新后的第N-n个管道微元到第N个管道微元的实时煤气参数,根据所述实时煤气参数确定用户当前所需的空气流量;其中,所述当前跟踪周期与所述管道微元的长度之间的比值为10的倍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当前跟踪周期内确定各煤气团在所述煤气输送管道内的前进距离,包括:
针对任一煤气团,根据公式s=Δτ·V/(π·D2/4)确定各所述煤气团在所述煤气输送管道内的前进距离s;其中,
所述Δτ为所述当前跟踪周期,所述V为在当前跟踪周期内煤气管道中混合煤气的瞬时流量,所述D为所述煤气管道的内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煤气团在所述煤气输送管道内的前进距离及所述管道微元的长度确定每个所述煤气团前进的所述管道微元的数量n,包括:
根据公式n=Δτ·V/(π·D2/4·Δx)确定每个所述煤气团前进的所述管道微元的数量n;其中,所述Δτ为所述当前跟踪周期,所述V为在当前跟踪周期内煤气管道中混合煤气的瞬时流量,所述D为所述煤气管道的内径;所述Δx为所述管道微元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所述管道微元中的煤气团的初始煤气参数及每个所述煤气团前进的所述管道微元的数量更新各所述管道微元中的当前煤气参数,包括:
根据公式Q(x+n)=Q(x)更新各所述管道微元中的当前煤气参数;其中,所述n为每个所述煤气团前进的管道微元的数量;所述x为当前管道微元的编号;所述Q(x)为所述当前管道微元中的煤气团的初始煤气参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时煤气参数确定当前所需的空气流量,包括:
获取更新后的第N-n个管道微元到第N个管道微元的实时煤气参数的平均值;
基于所述平均值及所述参考空燃比确定用户当前所需的空气流量。
6.一种用于确定混合煤气、空气配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将混合站出口至用户处的煤气输送管道平均分为N段,获得N个管道微元;
初始化单元,用于对各所述管道微元内煤气团的煤气参数进行初始化,获得各所述管道微元中的煤气团的初始煤气参数;所述煤气参数包括:煤气成分、热值及参考空燃比;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当前跟踪周期内确定各煤气团在所述煤气输送管道内的前进距离;所述当前跟踪周期为预设的总跟踪周期中的任一跟踪周期,所述总跟踪周期根据供气总时长确定;所述当前跟踪周期为时长为1~10s;基于各煤气团在所述煤气输送管道内的前进距离及所述管道微元的长度确定每个所述煤气团前进的所述管道微元的数量n;所述管道微元的长度为0.01~0.1m;
更新单元,用于基于各所述管道微元中的煤气团的初始煤气参数及每个所述煤气团前进的所述管道微元的数量更新各所述管道微元中的当前煤气参数;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获得更新后的第N-n个管道微元到第N个管道微元的实时煤气参数,根据所述实时煤气参数确定用户当前所需的空气流量;其中,所述当前跟踪周期与所述管道微元的长度之间的比值为10的倍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304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