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钢绞线编束穿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3681.5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4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陶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腾龙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4G21/12;E01D101/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5 | 代理人: | 晏达峰 |
地址: | 21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钢绞线编束 穿孔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预应力钢绞线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钢绞线编束穿孔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顶部右侧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箱体,位于所述箱体内腔上下两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上限位齿轮和下限位齿轮,位于所述基板顶部左侧竖直向上固定安装有下限位压轮,位于所述基板顶部中间前侧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回型支架。本发明伺服电机工作带动扇形齿轮旋转,当扇形齿轮的齿槽部与双向齿板的齿槽啮合带动双向齿板向上移动时,对横板进行顶起,此时的弹簧被拉伸,在双向齿板上升的时候与随动齿轮啮合从而带动递进轮对钢绞线进行压住并且旋转推送钢绞线,完整并高效的对钢绞线进行穿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应力钢绞线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应力钢绞线编束穿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能充分利用材料的性能,从而具有有效防止混凝土开裂,减轻结构自重,增大桥梁跨径,延长结构使用寿命等优点。因此,国内大部分桥梁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施工过程中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
经检索申请号201820963773.3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钢绞线编束穿孔装置,包括摇动把手,所述摇动把手右侧固定有第一连接齿轮,所述第一连接齿轮外部安装有箱体,且第一连接齿轮右侧连接有第二连接齿轮,所述箱体内部安装有待固定钢绞线,且箱体下端固定有底座,所述第二连接齿轮后方安装有第一压轮,且第二连接齿轮前方固定有固定套,所述第一压轮下端连接有待固定钢绞线。虽然该预应力钢绞线编束穿孔装置使用简单,可以将钢绞线固定到预留的预应力孔道内,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方便省力,大大提高安装的速度。
但是经本发明人探索发现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至少以下缺陷:
该技术方案中设置操作机构需用动手操作,费时费力,操作起来十分不便,影响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钢绞线编束穿孔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应力钢绞线编束穿孔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顶部右侧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箱体,位于所述箱体内腔上下两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上限位齿轮和下限位齿轮,位于所述基板顶部左侧竖直向上固定安装有下限位压轮,位于所述基板顶部中间前侧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回型支架,回型支架上部活动卡接有滑块,位于所述滑块中部水平纵向固定嵌入有轴承,轴承的中轴水平向后固定插接有轴杆,轴杆中部和尾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随动齿轮和递进轮;
所述回型支架上方水平设置有横板,横板底部左右两侧分别竖直向下固定安装有上限位压轮和上限位齿轮,位于所述上限位压轮与下限位压轮之间水平向右活动贯穿有钢绞线;
所述递进轮搭接贴合在钢绞线上,位于所述随动齿轮右方竖直设置有双向齿板,位于所述箱体左侧下部中间位置水平固定连接有托板,托板上部左侧水平向前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扇形齿轮,扇形齿轮与双向齿板右下部的齿槽啮合,随动齿轮与双向齿板的左上部啮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限位压轮与下限位压轮竖直对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回型支架上端部与弹簧首端固定连接,弹簧尾端与横板底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钢绞线右端部活动贯穿于箱体中部,并搭接在上限位齿轮和下限位齿轮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双向齿板的左侧上半部和右侧下半部均开设有齿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限位齿轮的支臂活动贯穿于箱体上部中间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位于所述双向齿板右侧中部与限位杆首端固定连接,限位杆尾端活动贯穿于横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腾龙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腾龙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36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