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模式纳米气泡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系统及相关的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973736.2 申请日: 2020-09-16
公开(公告)号: CN113087281A 公开(公告)日: 2021-07-09
发明(设计)人: 邓阳招;李彩霞;黄锦礼;何嘉仪 申请(专利权)人: 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2F9/14 分类号: C02F9/14
代理公司: 深圳宜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8 代理人: 王琴;曹玉存
地址: 中国香港新界沙田香港科学园*** 国省代码: 香港;8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连续 模式 纳米 气泡 移动 生物膜 反应器 系统 相关 污水处理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具有至少两个纳米气泡发生器的连续模式纳米气泡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系统,包括:

一个污水供给模块包括一个污水供给槽、一个蠕动泵和一个气泵;

一个污水处理模块包括一个纳米气泡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NB-MBBR)槽、第一个纳米气泡发生器及第一个水质检测单元;

一个电子控制模块包括一个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包括一个电源、多个继电器、至少两个空气流量计、至少一个气泵、至少两个自动阀及一个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一个沉淀模块包括一个沉淀槽;以及

一个臭氧消毒模块包括一个消毒槽、第二个纳米气泡发生器、第二个水质检测单元及一个臭氧发生器。

其中,所述污水供给模块与所述污水处理模块连通,以将未经处理的污水从所述污水供给模块的供给槽输送至所述污水处理模块的NB-MBBR槽中,所述NB-MBBR槽中的部分空间填充了多个生物载体,预先培养的生物质在所述生物载体的表面上形成一个生物膜;

所述污水处理模块的第一个纳米气泡发生器与两个空气扩散器相连,产生包含纳米气泡、微米气泡和粗气泡的空气气泡,以增加氧气从空气溶解至污水内的能力,从而促进在所述生物载体上的生物膜内之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并使生物载体在所述的NB-MBBR槽中均匀地循环移动;

所述第一个纳米气泡发生器与所述电子控制模块的控制箱连通,以监测和控制从所述第一个纳米气泡发生器至所述污水处理模块內的污水介质,其内之空气气泡的空气流速及供应时间,且所述第一个纳米气泡发生器能够在由所述控制箱控制的供气中断期间,根据自动并定期的清洁程序,通过空气进行自我清洁,从而防止在所述污水处理模块内污水介质中的未消化固体和/或悬浮的生物质,造成由所述第一个纳米气泡发生器经所述扩散器流出的气流发生阻塞;

所述的污水处理模块的NB-MBBR槽通过一个污水管与所述沉淀模块的沉淀槽连通,所述的污水管被连接至所述沉淀槽的入口,用于将在所述污水处理模块内处理后的污水输送至所述的沉淀槽内,以沉淀未消化固体和悬浮在污水介质中的生物质;

所述的沉淀模块通过一个连接至所述消毒槽入口的污水管与所述的臭氧消毒模块连通,以将在所述沉淀槽的污水介质中,将已经把未消化固体和悬浮生物质沉淀出来的出水,输送至所述的消毒槽,所述的消毒槽内装有所述的的第二个纳米气泡发生器,与所述的臭氧发生器相连,产生含臭氧的纳米气泡;

经消毒槽内含臭氧的纳米气泡处理后,超过99%以上的细菌包括大肠杆菌可从所述的出水中去除,并且在将所述的出水排放到排水管之前,所述出水中残留的氨氮少于1毫克/公升,化学需氧量(COD)少于80毫克/公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的污水处理模块中装有体积百分比10至45%所述的生物载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的生物载体由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形状为圆柱体,且每个生物载体的平均比表面积为500至800m2/m3,直径为10至25毫米,厚度为5至1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当向其中所述的第一个纳米气泡发生器供应200至600毫升/分钟的空气时,就所产生含有空气的纳米气泡而言,每个气泡的平均直径为166至177纳米,浓度为1.3×107至2.9×107单位/毫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当向其中所述的第二个纳米气泡发生器供应200至500毫升/分钟的臭氧时,就所产生含有臭氧的纳米气泡而言,每个气泡的平均直径为130至190纳米,浓度为3.4×107至6.4×107单位/毫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电晕放电臭氧发生器被选作所述的臭氧发生器,由此产生的臭氧可以源自纯度超过99%的氧气、由氧气浓缩器产生的85至93%氧气、或干燥的環境空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有限公司,未经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373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