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桩板状构件、公路混凝土层浇筑施工方法与公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3874.0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7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谢金钊;谢飞帆;陶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市金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5/08 | 分类号: | E01C5/08;E01C19/50 |
代理公司: | 衡阳雁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1 | 代理人: | 龙腾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桩板状 构件 公路 混凝土 浇筑 施工 方法 | ||
1.带桩板状构件,包括整体呈板状的构件本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构件本体(1)的下方设有桩头(2),所述桩头(2)与其上方的构件本体(1)通过混凝土一体浇注成型,在所述桩头(2)的底端形成桩尖,在所述构件本体(1)上设有便于人手抓持以提起该带桩板状构件的抓持部(1a)和便于人脚踩踏以将桩头(2)往下插的蹬踏部(1b),所述构件本体(1)的正面间隔开设有多个穿筋孔(1c),所述穿筋孔(1c)为盲孔且自构件本体(1)的正面往背面延伸,所述穿筋孔(1c)的孔底为一层能够用钢筋捅穿的薄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桩板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持部(1a)设置在构件本体(1)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桩板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蹬踏部(1b)设置在构件本体(1)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桩板状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构件本体(1)的顶部设有横向延伸的第一肋条(3),所述第一肋条(3)相较于构件本体(1)的正面往外凸起,由此在所述构件本体(1)的正面与第一肋条(3)的相接处形成抓持部(1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桩板状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构件本体(1)的底部设有横向延伸的第二肋条(4),所述第二肋条(4)相较于构件本体(1)的正面往外凸起,由此在所述构件本体(1)的正面与第二肋条(4)的相接处形成蹬踏部(1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桩板状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构件本体(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沿竖向延伸的肋板(5),所述肋板(5)相较于构件本体(1)的正面往外凸起,所述肋板(5)的顶端与第一肋条(3)相连,所述肋板(5)的底端与第二肋条(4)相连,所述肋板(5)、第一肋条(3)、第二肋条(4)与构件本体(1)及桩头(2)由混凝土一体浇注成型。
7.公路混凝土层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桩板状构件为模板,包括以下步骤:
以公路的中线为界将路体需要浇筑的混凝土层(A)分成左右两部分,先浇筑左半部分混凝土层(A1),再浇筑右半部分混凝土层(A2);
先在需要浇筑的左半部分混凝土层(A1)两侧插装带桩板状构件,插装在左半部分混凝土层(A1)与右半部分混凝土层(A2)交界处的带桩板状构件的穿筋孔(1c)被捅穿,浇注混凝土之前,在左半部分混凝土层(A1)所对应的混凝土浇注区中安放钢筋,并使需要锚固至右半部分混凝土层(A2)中的搭接钢筋(C)从穿筋孔(1c)中穿出,钢筋安放完成后,浇注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得到左半部分混凝土层(A1);
之后在需要浇筑的右半部分混凝土层(A2)靠路肩的一侧插装一排带桩板状构件,由此形成对应于右半部分混凝土层(A2)的混凝土浇注区,在右半部分混凝土层(A2)所对应的混凝土浇注区安放钢筋之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得到右半部分混凝土层(A2);
至此,所述公路混凝土层浇筑施工完成。
8.一种公路,包括混凝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A)采用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浇筑而成,在所述混凝土层(A)的左右两侧及中间处均插装有所述带桩板状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市金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衡阳市金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38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