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荧光薄片的微观剩余油定量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4081.0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0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依旻;林承焰;任丽华;郑蓉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7/10;G06T7/90;G06T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26658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荧光 薄片 微观 剩余 定量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荧光薄片定量分析及微观剩余油研究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基于荧光薄片的微观剩余油定量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荧光薄片鉴定及多视域图片采集;(2)对步骤(1)采集的荧光图片进行亮度校准;(3)对步骤(2)亮度校准后的荧光图片进行多视域拼接;(4)根据步骤(1)荧光薄片鉴定划分的颜色类别,建立特征荧光颜色图版;(5)基于步骤(4)建立的颜色图版对步骤(3)中拼接后的荧光图片进行分割;(6)基于步骤(5)的分割结果,进行微观剩余油各参数计算、统计及分析。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基于荧光薄片的批量化、自动化、定量化的微观剩余油分析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及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荧光薄片定量分析及微观剩余油研究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基于荧光薄片的微观剩余油定量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剩余油是某油藏经过一定开采方式和开发阶段开采后,仍无法采出的地下原油。目前中国主要油田均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特别是中高渗油藏含水已超过90%。但地下仍有大量原油未能采出,急需剩余油研究。宏观剩余油分布特征是微观剩余油分布的整体表现,开展微观尺度的剩余油研究,揭示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及分布模式,对油田下一步挖潜和提高采收率有重要指导意义。
荧光薄片分析具有方法成熟、操作简便、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依旧是微观剩余油研究的重要方法,并被广泛使用。其基本原理是原油中的多环芳香烃和非烃受到光照后,由于吸收能量而变为激发态,当从激发态恢复到基态时,能量会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产生荧光,且原油中不同组分产生的荧光颜色不同。因此,可根据原油的这种荧光性质进行孔隙尺度下的微观剩余油研究工作。
但目前,荧光薄片分析多是人为鉴定,分析结果受鉴定人员影响严重,主观性强,并且荧光图片数量较多,逐张分析鉴定工作量巨大,精度有限,定量性不足。因此需要基于荧光薄片研究批量化、自动化、定量化的微观剩余油分析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及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荧光薄片的批量化、自动化、定量化的微观剩余油分析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及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荧光薄片的微观剩余油定量分析方法,所述方法依据荧光薄片鉴定照片,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微观剩余油的定量化分析研究;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对荧光薄片进行鉴定及多视域图片采集,得到荧光图片;
(2)对步骤(1)采集的荧光图片进行亮度校准,得到亮度校准后的荧光图片;
(3)对步骤(2)亮度校准后的荧光图片进行多视域拼接,得到拼接后的荧光图;
(4)建立特征荧光颜色图版;
(5)基于特征荧光颜色图版,对步骤(3)中拼接后的荧光图片进行分割;
(6)基于步骤(5)的分割结果,进行微观剩余油各参数计算、统计及分析。
上述技术方案对荧光图片开展了批量化、自动化、定量化的分析,获取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原油各组分相对含量等参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降低了人工主观性,使得分析结果更为准确。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1)在加装有汞灯部件的光学显微镜下完成,具体操作为:对每张荧光薄片进行人为鉴定,根据荧光颜色特征,将荧光颜色划分为6个类别:类别1暗绿-墨绿色、类别2浅绿-绿-黄绿色、类别3绿黄-黄-亮黄色、类别4黄橙-橙黄-橙色、类别5褐-红褐-褐红色、类别6黑色,且依次对应于颗粒、孔隙、油质沥青、胶质沥青、沥青质沥青以及炭质沥青6个组分,并对每张荧光薄片从右上角开始,采用S型路径在统一放大倍数(50倍)下逐视域拍摄,获取荧光图片,直至遍历整张荧光薄片,且拍摄过程中保证位置相邻的荧光图片边缘有相同部分,便于后续对齐、拼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40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