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气绝缘特高压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4249.8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3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何愈;何俊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雄润树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L61/06;C08L61/30;C08L27/18;C08L81/04;C08L81/06;C08L79/08;C08K13/02;C08K3/00;C08K3/22;C08K5/29 |
代理公司: | 上海怡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6 | 代理人: | 牟俊玲 |
地址: | 2018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 绝缘 高压 环氧树脂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绝缘特高压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环氧树脂技术领域。电气绝缘特高压环氧树脂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环氧树脂100~200份、固化剂100~200份、聚硫橡胶20~40、脲三聚氰胺甲醛树脂20~40、酚醛树脂20~40、异氰酸酯20~40、聚四氟乙烯20~40份、无机纳米混合物20~30份、增韧剂10~20份。本发明在超高压电气中能够起到良好的绝缘效果,并添加改性剂、无机纳米混合物等,改性剂的添加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从而使环氧树脂基体的玻璃化温度大幅度提高,无机纳米混合物的成分选择则进一步提高了环氧树脂的绝缘性能,同时可以有效提高环氧树脂的击穿强度,增加尺寸稳定性,减少应力开裂的趋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绝缘特高压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环氧树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电网输变电设备如变压器、开关、互感器、穿墙套管等中,绝缘件应用较多,尤其以环氧绝缘件应用较多,这些绝缘件起到电绝缘和承力的作用,其性能将直接决定输变电设备的绝缘性能及运行可靠性。随着我国电力系统朝特高压、直流电、大电流输电网络方向发展,对绝缘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1100kV以上直流特高压系统,在提高绝缘性能的同时还必须考虑空间电荷积累问题。
目前的环氧树脂主要以添加Al2O3微粒为主,Al2O3微粒的加入可以提高环氧树脂的力学和热学性能,然而环氧树脂的耐电老化性能和击穿强度将会降低,从而在特高压电场中产生放电击穿和产品开裂的风险大大提高,严重影响环氧树脂绝缘件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及的技术问题,而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气绝缘特高压环氧树脂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环氧树脂100~200份、固化剂100~200份、聚硫橡胶20~40份、脲三聚氰胺甲醛树脂20~40份、酚醛树脂20~40份、异氰酸酯20~40份、聚四氟乙烯20~40份、无机纳米混合物20~30份、增韧剂10~20份。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增韧剂为聚醚砜或聚酰亚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两者的组合物。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固化剂为酸酐类固化剂。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无机纳米混合物包括瓷粉和氧化铝。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瓷粉和氧化铝的添加比例为1:1。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无机纳米混合物的D50粒径为50~100nm。
一种电气绝缘特高压环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配方量的环氧树脂、聚硫橡胶、脲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酚醛树脂、异氰酸酯、聚四氟乙烯、无机纳米混合物放入高速搅拌机中均匀混合,均匀混合的同时使用超声波处理;
S2、超声波处理后再加入配方量的固化剂和增韧剂并均匀混合,混合过程中抽真空脱气,并浇注固化成型。
作为优选实例,所述S1中混合的温度为120~150℃,混合时间为1h~2h,搅拌速度为800~1000rpm,所述S2中混合的温度为40~60℃,混合时间为0.5h~1h,搅拌速度为400~600rp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超高压电气中能够起到良好的绝缘效果,并添加改性剂、无机纳米混合物等,改性剂的添加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从而使环氧树脂基体的玻璃化温度大幅度提高,无机纳米混合物的成分选择则进一步提高了环氧树脂的绝缘性能,同时可以有效提高环氧树脂的击穿强度,增加尺寸稳定性,减少应力开裂的趋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雄润树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雄润树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42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