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禽精准放牧机及除草除虫害的生态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975077.6 申请日: 2020-09-16
公开(公告)号: CN112400794B 公开(公告)日: 2022-07-15
发明(设计)人: 黄璜;张印;王忍;龚向胜;傅志强;陈灿;余政军;梁玉刚;李静怡;丁姣龙;孟祥杰;吴丹;黄尧;廖晓兰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7/02 分类号: A01K67/02;A01K45/00;A01M21/00;A01M17/00
代理公司: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代理人: 马强;聂午阳
地址: 410128 湖***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家禽 精准 放牧 除草 虫害 生态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禽精准放牧机,一种家禽精准放牧机,包括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下方安装有轮毂,所述第一横梁上安装有操作梁和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的联杆一端,所述联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下方等分安装有多个第一隔板和固定件,所述第一隔板竖直设置,且与所述第二横梁垂直,每个所述固定件上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穿于家禽身上的马甲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除草除虫害的生态方法。本发明实现牧养家禽除草机制化,解决除草的瓶颈问题。通过精准牧养家禽解决家禽的日龄、苗龄、草龄要求严格的问题,增大家禽的日龄、苗龄、草龄弹性,显著提高牧养家禽的效率,减少牧养家禽的成本;减缓牧养家禽过程中家禽聚集导致的伤苗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准放牧家禽的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家禽精准放牧机及除草除虫害的生态方法。

背景技术

杂草和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特别在长江以南,杂草和虫害生长、繁殖快,增加了防治的难度。

杂草是农作物减产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常年全球农业因草害损失超950亿美元,而病害和虫害的损失分别为第二、三位。中国农田草害面积约7880万公顷,常年杂草防控费用约235亿元人民币,仍造成粮、棉、油损失146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近千亿元人民币。目前,在全球,农田杂草防控主要以化学除草剂为主体,化学除草剂的长期大量使用,严重影响环境和农产品质量、显著降低农田生物多样性。单一除草剂的长期使用导致杂草产生抗药性;长残效除草剂导致下茬作物减产甚至土地退化。保障生态和粮食安全,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是各级政府、广大城乡居民的共同目标。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旱地作物是我国最主要的作物,杂草危害可造成作物减产10~20%,草害严重时减产可达50%以上。我国作物生产已开始从单纯追求高产转向以健康、安全为前提的优质高产。杂草防除尽量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提倡生物、生态措施综合治理杂草。大面积作物生产中,除使用除草剂外,目前尚无有效技术控制杂草。

水稻中的虫害主要以福寿螺为主,福寿螺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湖南等省,福寿螺严重危害水稻,是水稻种植的一大患害。中国作为世界水稻播种面积第二、稻谷产量第一的国家的同时,也饱受外来物种福寿螺的侵害。福寿螺以水稻为食,在水稻移栽后疯狂啮食叶片和幼嫩分蘖,一夜之间就能把刚插的禾苗全部啃光,致使水稻基本苗数不足,并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严重的甚至造成缺苗30%以上、减产50%以上。平均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数十亿元。

常见的福寿螺防治手段包括人工捡螺、鸭子食螺,以及施药。但人工捡螺和施药的方法会耗费人力,而鸭子食螺的方式有踩苗减产的可能。

专利CN103477920 B公开了一种生态除草方法基于加快耗竭杂草种子库的生态控草体系研究,通过过滤稻田灌溉水(阻断杂草种子随灌溉水流的传播)及浸田期捞除漂浮杂草种子(加速耗竭杂草种子库)的生态控草技术对稻麦连作田杂草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并使得土壤种子库中杂草种子密度逐年持续下降。

专利CN201910179404.4公开了一种用茶籽饼加两段式稻田养鸭全过程系统控制稻田福寿螺的生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耘田后插田前每亩撒施45—55kg,优选50kg茶籽饼;把稻田用0.8—1.2m,优选1m高的尼龙网围起来,便于养鸭和控制外来移居福寿螺和黄鼠狼;插田后10d,选择晴天放入第一批稻田鸭,利用鸭子吞食掉田埂上、杂草上、以至稻株上的福寿螺卵块和幼小的螺,随着鸭子的长大,鸭子消灭移居进来的大螺;水稻抽穗后,将第一批放养的鸭子移出稻田,以防止大鸭子伤穗子;在水稻进入分蘖末期第二批小鸭要求已经孵出壳,齐穗期后则放入第二批鸭子,继续吞食福寿螺卵块和小螺。本发明不仅能显著降低控螺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使稻田产出的鸭子和稻谷没有农药和除草剂的污染,更安全。

无论是上述发明专利,还是已公开发表的文献,在防治作物杂草、虫害的危害方面都有共同的特点,一是采取生物、生态、化学、物理方法防治;二是在当前和未来绿色发展背景下,上述方法在大面积生产中都难以实现不施用化学农药而确保不减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50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