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散热型电动汽车用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5506.X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84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波;杨君;王金刚;赵培全;周学升;高岩飞;衣丰艳;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18;B60L53/302;B65H75/38;B65H75/44;B65H75/48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马威 |
地址: | 250357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电动汽车 充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热型电动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体、收纳槽、升降机构和降温装置,充电桩体在纵向上滑动连接于收纳槽内,升降机构包括位于收纳槽下方的液压通道、固定在充电桩体底端并竖直延伸至液压通道内的活塞杆三和与液压通道连通的触发机构,活塞杆三的底端固定有活塞三,降温装置包括位于收纳槽下方的储水箱、出水口、活塞杆四、活塞四、密封连接在出水口上并与充电桩体底端连接的波纹软管以及设在充电桩体内侧壁上并与波纹软管连通的降温水管,充电桩体上还设有收卷装置,发明在无需外界电力就能实现利用水循环对在充电的充电桩进行有效地降温和散热的作用,具有环保节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散热型电动汽车用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以污染气体排放量少、高能效、低噪声、低运行成本的显著优点,正逐步取代普通的燃油汽车。在众多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汽车以“零排放”等优点成为汽车市场的新兴宠儿。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企业的广泛参与下,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迅猛,相应的配套充电设施需求也在不断增大,尤其是快充充电桩,快充充电桩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热量,现有的散热方式一般是将充电桩上开设有散热孔,来对其进行散热,但是这种散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快充充电桩的散热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型电动汽车用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型电动汽车用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体、收纳槽升降机构和降温装置,所述收纳槽嵌设在地下,且充电桩体在纵向上滑动连接于收纳槽内,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位于收纳槽下方的液压通道、固定在充电桩体底端并竖直延伸至液压通道内的活塞杆三和与液压通道连通的触发机构,所述活塞杆三的底端固定有活塞三,所述触发机构包括位于充电桩体一侧并嵌设在地下的液压油箱一、滑动连接于液压油箱一内的活塞杆一以及铰接在在地面上并与活塞杆一顶端接触的车体踩踏板,且活塞杆一位于液压油箱一内的一端固定有活塞一,所述车体踩踏板远离充电桩体的一端为铰接点,且车体踩踏板靠近充电桩体的一端固定有挡板,所述地面上设有与挡板相适配的让位槽,所述液压油箱一的内部底端通过两个连接管与液压通道的内部底端连通,且两个连接管分别固定有两个介质流向相反的单向阀一和单向阀二,所述单向阀一的介质流向为介质从液压油箱一通过连接管进入到液压通道内,设有单向阀一的连接管上还固定有压力阀,且压力阀的介质流向与单向阀一的介质流向相同;
所述降温装置包括位于收纳槽下方的储水箱、开设在储水箱顶端并与收纳槽连通的出水口、穿插在储水箱内的活塞杆四、位于储水箱内部底端并与活塞杆四连接的活塞四、密封连接在出水口上并与充电桩体底端连接的波纹软管以及设在充电桩体内侧壁上并与波纹软管连通的降温水管,所述波纹软管的直径大于出水口的直径,所述活塞杆四顶端依次穿过出水口和波纹软管并固定在充电桩体的底端上,所述降温水管从下至上螺旋盘设在充电桩体内壁上,且降温水管的顶端为密封端,降温水管的底端延伸至充电桩体的底端外并与波纹软管连通;
所述充电桩体上还设有收卷装置,且收卷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充电桩体外侧壁上的缆线收纳盖、固定在缆线收纳盖内并与充电桩体的侧壁平行的限位隔板、水平贯穿于缆线收纳盖内并与缆线收纳盖转动连接的转轴和套装在转轴上并用于收卷充电缆线的收卷环体,所述转轴的一端延伸至充电桩体内并从内至外依次套装有单向轴承和驱动齿轮,所述收纳槽的底端固定有与液压通道平行的齿条长板,且齿条长板垂直延伸至充电桩体内并与驱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延伸至缆线收纳盖的外侧并转动连接有管道接头,所述收卷环体内圈侧壁转动连接于转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55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