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乙酰丙酮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5637.8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2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鲁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泽军 |
主分类号: | C07C45/77 | 分类号: | C07C45/77;C07C49/9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酰 丙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化工产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乙酰丙酮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制备出的高活性铜盐与乙酰丙酮在有机溶剂形成的液相中发生化学反应,并通过超声震荡的方法使得高活性铜盐与乙酰丙酮充分接触,增大了两者的接触面积及反应几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乙酰丙酮铜的收率及制备效率;再者,本发明在制备铜盐原料的过程中采用洗涤和抽滤处理的方法、在制备高活性铜盐的过程中采用柱层析分离方法、在制备乙酰丙酮铜的过程中通过重结晶和抽滤的方法的配合使用,使得所制备出的乙酰丙酮铜的杂质更少,其纯度也得到进一步地提高;本发明制备的乙酰丙酮铜能用做有机合成催化剂、树脂交联剂和固化促进剂、橡胶添加剂和燃料油添加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产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乙酰丙酮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乙酰丙酮铜,又名乙酰丙酮酸铜(II),分子式是C10H14CuO4,分子量为261.76,蓝色针状晶体或粉末或针状结晶,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乙酰丙酮铜可用于有机合成催化剂、树脂交联剂和固化促进剂、橡胶添加剂和燃料油添加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产品。
在专利申请号为CN200710134777.7的专利文件中提供了一种乙酰丙酮铜的生产方法,其技术方案的要点为:在反应釜中加入200~400质量单位的乙醇或150~300质量单位的苯作溶剂;在搅拌下向反应釜中加入100~200质量单位的氧化铜粉末,使氧化铜粉末均匀分散在乙醇或苯中;再向反应釜中加入氧化铜质量0.1~2%的质子酸催化剂,然后滴加200~500质量单位的乙酰丙酮;待反应釜中自发升温,在40~90℃保温反应2~4小时,冷却后脱溶剂,烘干得产品。
上述专利文件所提供的乙酰丙酮铜的生产方法虽然工艺步骤少,工艺简单;乙酰丙酮的用量少,生产成本低;采用乙醇或苯作为溶剂,可循环使用或回收再使用,对环境没有影响。但是其所制备的乙酰丙酮铜不仅收率有待提高,且杂质含量相对较高,纯度相对较低。
基于上述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乙酰丙酮铜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乙酰丙酮铜及其制备方法,相比较于现有的制备乙酰丙酮铜的方法,本发明制备的乙酰丙酮铜不仅收率高,而且所含杂质较少,纯度较高。表明通过本发明所制备的乙酰丙酮铜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更适宜推广。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乙酰丙酮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铜盐原料的制备:
分别向配置好的等量的、浓度为0.06~0.15mol/L的硫酸铜溶液及0.08~0.2mol/L碱液中加入等量的络合剂,然后分别对硫酸铜溶液及碱液进行超声混合处理3~5min,所得硫酸铜与络合剂形成的溶液记为混合液Ⅰ,碱液与络合剂形成的溶液记为混合液Ⅱ;然后将混合液Ⅰ与混合液Ⅱ同时缓慢地加入反应釜中,加料的过程中控制两者的加入速率,保证两者形成的反应液的pH值始终保持在7.8~8.6,并在40~50℃的条件下,保温搅拌反应3~5h;待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生成的产物转移至抽滤器中,并用蒸馏水将之洗涤至中性后,再对其进行抽滤处理,而后将所得的产物置于恒温干燥箱内进行干燥处理,即得所需铜盐原料成品;
二、高活性铜盐的制备;
向无水四氢呋喃中加入适量的环烷,并对其进行超声分散处理,使之成为均一溶液,然后向溶液中持续通入氮气,并将适量的金属锂加入到所制得的溶液中,待生成环烷锂后,向其中加入适量的铜盐原料,混合搅拌5~10min后,再向其中加入适量的肉豆蔻醛,室温条件下搅拌80~120min后,回流反应3~5h;反应完毕后,将所得产物经柱层析分离,即得高活性铜盐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泽军,未经鲁泽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56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