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使石材在木制品中稳固连结的贴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5917.9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61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钱禹;周海飞;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璞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C1/26 | 分类号: | B44C1/26;B44C3/10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贾国浩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材 木制品 稳固 连结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使石材在木制品中稳固连结的贴嵌方法,主要涉及家居产品领域;包括步骤:S1、选定要镶嵌的石材,在石材的贴嵌面上粘贴一块基材板,制成嵌合板;S2、在木制品表面选定需要贴嵌石材的区域,挖刻出与基材板的形状、尺寸相适应的凹槽;S3、在木制品表面的凹槽中加入粘合剂,再将嵌合板插入凹槽,基材板在凹槽内,石材在凹槽外,使得石材完全遮挡住凹槽与基材板之间的缝隙;S4、对嵌合板进行加压,直至粘合剂完全硬化;S5、向石材的贴嵌面与木制品表面之间的缝隙中注入密封胶;本发明解决了按照传统工艺无法避免的缝隙处理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居产品领域,具体是一种可使石材在木制品中稳固连结的贴嵌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中国古代,许多高档木制家具中会在局部镶嵌石材作为点缀,在增强观感的同时,提高了辨识度,形成独特的风格。
现今,这种技艺在木制家具中罕有出现,在个别家具产品中采用较薄的仿大理石材料直接粘贴于木材表面,意在传承其形式。然而,仿制材料毕竟少了一分源于自然的韵味,使得此类产品不仅在整体观感上有所逊色,深究其细节更是流露出人工刻意的生硬。
之所以此古代技法在现今木制家具及各类木制产品中逐渐消逝,主要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1)天然石材密度较大,若仅仅粘贴于木材表面,或嵌入一定深度但镶嵌不牢固,皆易在使用过程中脱落;
2)传统镶嵌方法主要原理是在木材表面,挖刻一个与所嵌石材相同形状的槽,再插入石材,其接触面采用胶黏。按此,在石材与木材镶嵌部位,必然会留下缝隙,为了不影响美观,制作中须尽量做到严丝合缝,对工艺要求较高。
3)传统的镶嵌石材大多为简单形状,例如,矩形、圆形、椭圆形、六边形等。现今,由于水刀技术的广泛应用,石材已经可以切割成任意复杂形状,如果能在所嵌石材形状上与传统有所不同,不仅能给设计师更大的创作空间,还可以提现古法家具所没有的科技感。然而,如果采用传统镶嵌方法,复杂的图形必然导致两种材料的边界缝隙更为复杂,想要完美处理这些缝隙,对加工精度的要求十分苛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使石材在木制品中稳固连结的贴嵌方法,解决了按照传统工艺无法避免的缝隙处理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使石材在木制品中稳固连结的贴嵌方法,包括步骤:
S1、选定要镶嵌的石材,在石材的贴嵌面上粘贴一块基材板,制成嵌合板;
S2、在木制品表面选定需要贴嵌石材的区域,挖刻出与基材板的形状、尺寸相适应的凹槽;
S3、在木制品表面的凹槽中加入粘合剂,再将嵌合板插入凹槽,基材板在凹槽内,石材在凹槽外,使得石材完全遮挡住凹槽与基材板之间的缝隙;
S4、对嵌合板进行加压,直至粘合剂完全硬化;
S5、向石材的贴嵌面与木制品表面之间的缝隙中注入密封胶。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基材板采用与石材和木材都具备良好的可粘合性的材料。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基材板的厚度可为2~7毫米。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基材板的平面形状与石材的平面形状相同,且所述基材板的平面尺寸小于石材的平面尺寸。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1中制作嵌合板时,先按照设计要求裁剪基材板,再将基材板与石材粘贴,然后将对基材板加压,直至粘合剂完全硬化。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1中制作嵌合板时,先将基材板粘贴在石材的贴嵌面上,然后对基材板加压,直至粘合剂完全硬化,再按照设计要求对粘贴好的基材板进行裁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璞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璞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59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屋腰线设计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医用颈部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