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顶及车顶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6550.2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8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M·亚当;M·弗兰克;S·朔伊夫勒;N·奥斯特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巴斯托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82 | 分类号: | B60J10/82;B60J7/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家新 |
地址: | 德国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顶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1)的车顶(2),所述车顶包括:车顶开口(3),所述车顶开口(3)由周围的车顶边缘(6)限定;被保持在所述车顶(2)上的可移动的车顶元件(4),所述可移动的车顶元件(4)用于封闭或至少部分地暴露所述车顶开口(3);以及沿着所述车顶边缘(6)固定至所述车顶(2)的连续的仿形密封件(9),其中,连续的仿形密封件(9)包括第一管状密封件(10),其中,第一管状密封件(10)设计成能够使所述车顶(2)对于可移动的车顶元件(4)密封,第一管状密封件(10)具有排放唇(22),所述排放唇(22)从第一管状密封件(10)在竖直方向(Z)上向下延伸。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车顶组件(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顶。本发明还涉及用于车顶的车顶组件。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的车顶可以具有车顶开口,该车顶开口由可移动的车顶元件封闭并且可选地至少部分地暴露。为了使车顶与可移动的车顶元件密封,设置了例如密封件(也被称为车顶孔口密封件)。该密封件旨在防止渗入的水进入车顶或机动车辆的干燥区域。
期望提出一种允许可靠密封的通用类型的密封件的构思。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顶。所述车顶具有车顶开口,所述车顶开口由周围的车顶边缘限定。可移动的车顶元件、例如覆盖件或天窗盖设置成用于封闭或至少部分地暴露车顶开口。可移动的车顶元件被保持在车顶上。连续的仿形密封件(profiled seal)设置成沿车顶边缘固定至车顶。连续的仿形密封件包括第一管状密封件,所述第一管状密封件设计成能够使车顶对于可移动的车顶元件密封。第一管状密封件具有排放唇。排放唇从第一管状密封件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排放唇在仿形密封件的预定区域中具有切口,使得排放唇在仿形密封件的沿着车顶边缘的主延伸方向上中断。
在操作、装配状态下,连续的仿形密封件固定至车顶,而在车顶元件封闭车顶开口的关闭状态下,连续的仿形密封件密封可移动的车顶元件和车顶之间的过渡。尽管如此仍流入仿形密封件与车顶元件之间的水被引入框架的导水通道中。设置第一排放唇,以便使尽可能多的渗透水能够被导入该导水通道中并且以受控的方式排出,而不会进入车辆或车顶组件的干燥区域。该排放唇从第一管状密封件“垂下”,就像一种帘幕。
已经显示出,特别是在机动车辆的倾斜位置(例如15°v/15°s),水能够沿排放唇向前流动,从而在排放唇沿第一管状密封件的方向折叠的区域中水可能会进入干燥区域。
所述切口中断排放唇,也就是说,其沿仿形密封件(也称为密封件、密封元件或车顶孔密封件)的主延伸方向的路线。这意味着,在车辆有相应的倾斜的情况下,附着至排放唇的渗透水不能沿着唇流过切口。换句话说,切口被设计成使得能够有目的地在切口处将水排出。
在此和在下文中,指定的位置或方向,例如“前”或“后”,涉及车辆的纵向轴线和运行中的机动车辆的通常行驶方向。车辆的纵向轴线也可以称为沿相关的X方向的水平轴线或X轴线(参见图中输入的坐标系)。诸如“顶”和“底”之类的指示与车辆的运行状态下的Z方向有关。
切口是排放唇的凹部。例如,所述切口将排放唇分成两部分。换句话说,排放唇的第一部分在切口处终止,排放唇的第二部分在切口后开始并继续排放唇的路线。同样,换句话说,排放唇在切口处具有第一后端和第二前端。
第一排放唇被设计成使得其从第一管状密封件例如延伸到车顶框架的导轨通道的第一板条的下方。排放唇形成一种“水帘幕”。由于其伸长的设计,排放唇结合切口在车顶的大部分功能位置(车辆水平和/或倾斜位置)阻止水进入干燥区域。此外,所描述的密封件使得密封件能够在宽范围的公差容许位置中实现期望的功能。此外,所描述的仿形密封件具有以下优点:渗透的水或水滴通常直接在渗透的位置处经由排放唇排出,并且通常既不沿着排放唇平行地被引导,也不能够在排放唇周围漫延并到达不期望出现水的区域。但是,如果水沿唇平行地流动,则至少设置切口,所述切口防止进一步平行地引导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巴斯托股份公司,未经韦巴斯托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65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