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线缆收放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7339.2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3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源泂;蒋国忠;黄益斌;刘志远;杨运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健龙岸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44 | 分类号: | B65H75/44;B65H75/48;H01R3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线 缆收放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双线缆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筒基座,卷筒组,万向导线架,辅助动力组件,主动力组件,其中
所述辅助动力组件包括动力主轴,该动力主轴两端可转动地安装于卷筒基座上;
所述卷筒组包括同轴依次设置的第一固定卷筒、第一过渡卷筒、第一收放卷筒、第二收放卷筒、第二过渡卷筒、第二固定卷筒,所述第一收放卷筒、第二收放卷筒用于分别缠绕线缆并分别可转动地置于动力主轴上,所述第一过渡卷筒与第一收放卷筒同轴心固接,第二过渡卷筒与第二收放卷筒同轴心固接,所述第一固定卷筒、第二固定卷筒分别置于卷筒基座两端;
所述万向导线架包括导线轮组支架、导线轮组、万向支架、圆盘支架,所述导线轮组支架上设有用于穿过线缆的导线轮组,所述导线轮组支架可转动地安装于万向支架上,所述万向支架安装于圆盘支架上,所述圆盘支架固定于动力主轴上,所述万向导线架有两套,在动力主轴轴线方向上分别位于位于于第一固定卷筒、第一过渡卷筒之间和第二过渡卷筒、第二固定卷筒之间;
所述主动力部分包括动力轮轴、动力轮、从动轮,所述动力轮轴与动力轮固定,动力轮与从动轮相啮合,从动轮置于第一收放卷筒和第二收放卷筒之间,且与第一收放卷筒和第二收放卷筒同轴固接,所述动力主轴、动力轮轴分别外接不同的动力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缆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基座包括左墙板、右墙板及底座,所述左墙板、右墙板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左墙板、右墙板上都安装有滚动轴承,所述动力主轴两端通过滚动轴承置于左墙板、右墙板上,所述第一固定卷筒、第二固定卷筒分别固定于左墙板、右墙板上,所述底座中部设有支撑座,所述动力轮轴安装于支撑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线缆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墙板、右墙板底部设有筋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缆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放卷筒和第二收放卷筒均通过轴承安装在动力主轴上,所述两套万向导线架中的圆盘支架分别固定于连接套上,所述连接套均固定于动力主轴上。
5.一种双线缆收放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双线缆收放装置进行线缆收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用的装置各部件就位,所述动力主轴、动力轮轴分别与各自的动力源相连;
步骤二:两根线缆分别从第一收放卷筒和第二收放卷筒上预留孔位穿入合适长度并固定,穿入线缆与外侧线缆互不干扰;穿入线缆分别经经第一收放卷筒和第二收放卷筒内部,并从第一过渡卷筒、第二过渡卷筒上预留孔位穿出并在筒外缠绕若干圈数,再分别从两边的万向导线架中穿出与第一过渡卷筒、第二过渡卷筒分别相反螺旋线方向缠绕在第一固定卷筒、第二固定卷筒上,最后两根线缆分别从左墙板、右墙板下方开孔中穿出双线缆收放装置,穿出的线缆为线缆近地端且通至固定电源,此时穿出双线缆收放装置的近地端线缆长度固定与内部线缆互不干扰,两根线缆远地端分别从第一收放卷筒和第二收放卷筒延伸至用电器。
步骤三:当移动用电设备需要充电,通过控制系统操作,电机驱动动力轮轴带动从动轮控制第一收放卷筒和第二收放卷筒朝一个方向旋转并开始卷线,与第一收放卷筒和第二收放卷筒分别固接的第一过渡卷筒、第二过渡卷筒也同方向转动,同时,辅助动力端的输入动力带动动力主轴、两套万向导线架均朝相反方向转动,实现分别在该双线缆收放装置内部的第一过渡卷筒、第一固定卷筒之间和第二过渡卷筒、第二固定卷筒之间两根线缆的分别转移,而不影响装置外部线缆远地端和近地段的正常工作;
步骤四:当第一收放卷筒和第二收放卷筒达到收线长度后停止转动;
步骤五:当充电完毕,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电机驱动动力轮轴带动从动轮控制第一收放卷筒和第二收放卷筒朝另一个方向旋转并开始卷线,与第一收放卷筒和第二收放卷筒分别固接的第一过渡卷筒、第二过渡卷筒也同方向转动,同时,辅助动力端的输入动力带动动力主轴、两套万向导线架均与第一过渡卷筒、第二过渡卷筒反方向转动,实现在该双线缆收放装置内部的第一过渡卷筒、第一固定卷筒之间和第二过渡卷筒、第二固定卷筒之间两根线缆的分别与步骤三相反方向的线缆转移,而不影响装置外部线缆远地端和近地端的正常工作;
步骤六:当线缆完全收回,动力轮轴、动力主轴均停止转动,一个周期作业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健龙岸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健龙岸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73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