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产养殖投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7651.1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1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玉玲 |
主分类号: | A01K61/80 | 分类号: | A01K61/80;B01F27/90;B01F35/12;B01F35/7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养殖 投喂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投喂装置,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混料筒、上料组件、混料组件、输送组件和投喂组件,所述输送组件通过螺栓安装于鱼塘边,所述混料筒固定设置在运输组件上,所述混料筒上设有加料斗和出料管,所述加料斗设置在混料筒一侧的上方位置上,所述出料管固定设置在混料筒的一侧,所述上料组件固定设置在混料筒的侧壁上,所述混料组件设置在混料筒上,所述混料组件的工作端贯穿混料筒并延伸至所述混料筒的内部,所述投喂组件设置在出料管上,本发明通过投喂组件的设置,可以改变不同的角度,这样喷洒范围不一样,远处近处的鱼都能吃到饲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投喂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 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水产养殖时需要对养殖的水生动物投放饲料,供水生动物进行食用,通常情况下为人工投放,这样费时费力,较大的鱼塘也会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曾大、饲料投放效率降低,其功能单一,结构简单,一般的投喂装置不能改变其角度,对远处的鱼塘起不到投喂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投喂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投喂装置,包括混料筒、上料组件、混料组件、输送组件和投喂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安装于鱼塘边,所述混料筒固定设置在运输组件上,所述混料筒上设有加料斗和出料管,所述加料斗设置在混料筒一侧的上方位置上,所述加料斗与所述混料筒内部相通,所述出料管固定设置在混料筒的一侧,所述出料管与所述混料筒内部相连通,所述上料组件固定设置在混料筒的侧壁上,所述上料组件的出料端与所述加料斗连接,所述混料组件设置在混料筒上,所述混料组件的工作端贯穿混料筒并延伸至所述混料筒的内部,所述投喂组件设置在所述输送组件的一侧上,所述投喂组件的工作端与所述出料管内部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箱、上料电机、上料绞龙、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上料箱竖直设置在混料筒的旁侧,所述上料电机设置在上料箱的顶部且上料电机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所述上料绞龙竖直设置在上料箱内且上料绞龙的顶部与上料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料口与上料箱的下端相连通,所述出料口设置在上料箱的上端且出料口延伸至加料斗内。
进一步的,所述混料组件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叶片、毛刷和过滤板,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混料筒的上方,所述搅拌轴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混料筒并延伸至混料筒的内部,所述搅拌叶片设有三组,三组所述搅拌叶片呈竖直设置在搅拌轴上,所述毛刷固定设置在搅拌轴的下方,所述过滤板固定设置在混料筒上,所述毛刷与所述过滤板顶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输送滑轨、输送滑台、输送齿条、输送架、输送电机和输送齿轮,所述输送滑轨固定设置在鱼塘边,所述输送滑轨内设有移动槽,所述输送齿条设置在输送滑轨的一侧的上方位置上,所述输送滑台卡设在输送滑轨的移动槽内,所述输送架呈T型,所述输送架设置在输送滑台的上方,所述输送电机固定设置在输送架下方的一侧,所述输送齿轮固定设置在输送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输送齿轮与输送齿条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投喂组件包括驱动部件、联动部件、抛洒组件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呈L型,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设置在输送架上,所述驱动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一侧,所述联动部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部件相连接,所述联动部件的安装在安装板的另一侧,所述驱动部件可带动联动部件进行调节,所述抛洒组件转动设置在联动部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玉玲,未经张玉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76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