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活管道堵塞的固体疏通剂及疏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8093.0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0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馨东;叶王翔;金恺乐;陈玥希;尹号;曹江行;范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C1/30 | 分类号: | E03C1/30;E03C1/302;C11D7/02;C11D7/10;C11D7/12;C11D7/40;C11D7/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活 管道 堵塞 固体 疏通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活管道堵塞的固体疏通剂及疏通装置。固体疏通剂按质量百分比由发泡剂25~40%、发酵剂5~15%、发热剂15~40%和水解盐5~20%的固体粉末按比例混合。疏通装置包括储罐、套管、连接杆、绑绳、气垫和固定杆;将固体疏通剂放入储罐,并在储罐底部薄膜密封;将储罐固定在套管两侧,通过套管、绑绳插入连接杆;连接杆两侧设有表面带铁钉的不锈钢垫片,并通过铁钉穿破储罐底部薄膜,促使固体疏通剂与水反应产生气体和热量。固定杆两侧设有气垫,通过绑环、绑绳与储罐和连接杆相连;将固定杆塞入堵塞的管道口,通过气垫、活塞保证了管道内的气密性。本专利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明显,在处理管道堵塞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常生活用品,具体涉及家庭用的一种用于生活管道堵塞的固体疏通剂及疏通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用排污管道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堵塞问题。目前常用的疏通方法有机械和化学两种方法。机械方法借助捅、搅等外力,容易损伤管道,而且对埋藏很深的管道堵塞,效果较差。采用化学方法疏通,解决了机械疏通管道的不足,但现有的化学管道疏通常常采用高碱,比如苛性钠。强碱的腐蚀性和强放热性会损坏管道,限制了化学疏通管道方法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疏通效果好、使用条件温和的一种用于生活管道堵塞的固体疏通剂及疏通装置。
一种用于生活管道堵塞的固体疏通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由发泡剂、发酵剂组成;发泡剂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铵、碳酸钠、碳酸铵和碳酸钾的一种或两种组成;发酵剂由纤维素酶和蛋白水解酶组成;B组分由发热剂和水解盐组成;发热剂为铝硅合金粉、铝锂合金粉、铝镁合金粉、锂硅合金粉、镁硅合金粉的一种或二种;水解盐为三氯化铋、二氯化锡、铋酸钠和锡酸钠的一种;A组分和B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由发泡剂25~40%、发酵剂5~15%、发热剂15~40%和水解盐5~20%的固体粉末按比例混合;A组和B组分的含量总和为100%;发热剂为微米级颗粒,且与水解盐机械球磨混合在一起;发泡剂和发酵剂混合在一起;
1.一种用于生活管道堵塞的疏通装置,包括A组分储罐、套管、B组分储罐、连接杆、绑绳、气垫和固定杆;A组分储罐和B组分储罐为空心长方体,A组分储罐和B组分储罐的顶端固定连接条,连接条中间设有空心孔,空心孔处可固定绑绳;A组分储罐和B组分储罐的底部采用双层薄膜密封;A组分储罐和B组分储罐固定在套管两侧;连接杆为不锈钢空心柱体,连接杆顶部设有连接条,连接条与绑绳固定;连接杆底部两侧设有多孔不锈钢垫片,垫片表面均匀分布2~10个铁钉,铁钉长2~10cm;固定杆为空心柱体,两侧设有气垫,气垫顶部设有充气孔;固定杆底部设有绑环,顶部与活塞连接;其中,套管的内径大于连接杆的外径,A组分储罐和B组分储罐的底部面积小于连接杆两侧不锈钢垫片的面积;
2.一种用于生活管道堵塞的疏通装置使用方法,包括:
(1)将固体疏通剂A组分和B组分分别放入A组分储罐和B组分储罐,并用双层薄膜密封;在A组分储罐和B组分储罐顶端连接条的空心孔处,固定绑绳;在连接杆顶部的连接条上固定绑绳;
(2)将固定绑绳的连接杆放入堵塞的管道底部;然后将固定A组分储罐和B组分储罐的套管穿过固定连接杆的绑绳,并将固定A组分储罐和B组分储罐顶端连接条空心孔的绑绳,通过套管沿固定连接杆的绑绳慢慢放下;将固定连接杆的绑绳绑在固定杆的绑环上;然后将固定A组分储罐和B组分储罐顶端连接条空心孔的绑绳绑在固定杆的绑环上;
(3)将固定杆两侧的气垫经充气孔,充满空气;然后塞入堵塞的管道口,并用活塞塞入固定杆的顶端;
(4)管道疏通后,打开活塞,取出固定杆,并通过绑绳取出连接杆、A组分储罐、B组分储罐和套管。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生活管道堵塞的固体疏通剂及疏通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80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