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橡胶材料应力松弛及损伤效应的数值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8728.7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9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冷鼎鑫;黄冲;马永;刘贵杰;肖海燕;卢丙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1/1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刘娜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材料 应力 松弛 损伤 效应 数值 预测 方法 | ||
1.一种橡胶材料应力松弛及损伤效应的数值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橡胶材料时变松弛-损伤本构模型的建立;
第二步:橡胶材料的力学试验测试;
第三步:将时变松弛-损伤本构模型应用于有限元软件,构建时变松弛-损伤本构关系与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的相容性仿真计算方法;
第四步:根据第二步获得的橡胶材料的力学试验数据,利用第三步建立的相容性仿真计算方法对橡胶材料时变松弛-损伤本构模型的关键参数进行拟合识别;
第五步:根据建立的时变松弛-损伤本构模型及识别的参数,通过第三步建立的相容性仿真计算方法,对橡胶材料的时变松弛行为及损伤变形数值进行模拟预测;
所述第一步的具体方法如下:
橡胶材料时变松弛-损伤本构模型在每一个时间步长内的增量dεij表示如下:
其中,
式中,Wr-e为橡胶材料时变松弛本构模型,t为橡胶材料应力松弛的持载时间;k为松弛幅值退化系数,表征松弛的幅值退化程度;r为松弛衰减系数,表征随时间变化的应力逐渐衰减程度;C10,C01,D10为橡胶材料的超弹参数;为应变不变量;J是弹性体积比;
f是屈服函数,K为强化函数,为等效塑性应变,为等效塑性应变的增量,Sij为应力偏张量,为等效屈服应力;橡胶材料塑性流动过程中的损伤可以分阶段表示,为不同载荷阶段的等效塑性应变,为不同载荷阶段的等效应力,当n=0时,可得初始等效屈服应力σij为橡胶材料的应变能应力分量,为超弹与松弛应变增量,为损伤塑性应变增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材料应力松弛及损伤效应的数值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的具体方法如下:
(1)开展橡胶试样在不同变形模式下的超弹力学试验,分别进行单轴拉伸力学测试、平面拉伸力学测试、等双轴拉伸力学测试及单轴压缩力学测试;
(2)采用与超弹力学试验测试相同批次的橡胶材料制成应力松弛试样,开展橡胶材料在不同加载位移水平的长时应力松弛试验;
(3)对橡胶试样在应力松弛卸载后的损伤残余变形进行测量,获取不同加载位移水平下的残余变形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材料应力松弛及损伤效应的数值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的具体方法如下:
(1)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建立橡胶试样的物理模型;
(2)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基于Fortran语言、UHYPER子程序及ABAQUS脚本文件,将提出的时变松弛-损伤本构模型嵌入至商业有限元软件中,实现材料模型的编写入库;
(3)按照试验工况,对橡胶试样模型进行材料模型赋予、网格划分、边界条件和载荷条件施加、接触关系及求解计算设置,实现橡胶试样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橡胶材料应力松弛及损伤效应的数值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的具体方法如下:
(1)根据已获得的橡胶材料在单轴拉伸、平面拉伸、等双轴拉伸及单轴压缩变形模式下的超弹试验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时变松弛-损伤本构模型中的橡胶材料的超弹参数C01、C10和D10进行拟合识别;
(2)根据已获得的橡胶材料在不同加载位移水平的应力松弛试验数据,对时变松弛-损伤本构模型的不同载荷阶段的等效塑性应变进行拟合识别;
(3)在已识别超弹材料参数和部分损伤塑性应变材料参数的基础上,根据已获得的橡胶材料在不同加载位移水平的应力松弛试验数据,对时变松弛-损伤本构模型的松弛材料参数及损伤塑性材料参数进行拟合识别;具体包括:利用软件Isight集成第三步中建立的橡胶材料相容性仿真计算方法,以时变松弛-损伤本构模型中的松弛幅值退化系数k、松弛衰减系数r,和不同载荷阶段的等效应力作为优化设计变量,以松弛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的差值作为优化目标函数,采用多岛遗传优化算法开展材料参数拟合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未经中国海洋大学;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872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