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冷式夹送辊辊体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8903.2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1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滕英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14 | 分类号: | B21B39/14;B21B45/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乐综胜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冷式夹送辊辊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冷式夹送辊辊体,包括辊身、辊轴、支撑板、活动组板和旋转接头,辊身套设于辊轴上,支撑板和活动组板分别布置于辊身两端,辊身通过支撑板和活动组板与辊轴连接,辊身的内圈布置有冷却腔,支撑板内设置有冷却通道,辊轴内设置有进水流通道和出水流通道,旋转接头布置于辊轴的一端,旋转接头的进水口通过进水流通道经冷却通道与冷却腔的进水管连通,冷却腔的出水管通过出水流通道与旋转接头的出水口连通;出水管一端与冷却腔连通,出水管的另一端从活动组板穿出,与辊轴内的出水流通道连通。既提高了辊体刚度又可以实现内部水冷的功能,大大节约冷却水量,提高了夹送辊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冷式夹送辊辊体。
背景技术
在热轧带钢生产线上,夹送辊用来将带钢头部进行弯曲,引导带钢进入下一设备,同时与相邻设备间建立稳定张力,以保证轧制工序顺利进行。夹送辊的结构和使用性能在生产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热轧生产领域,由于带钢表面温度高,在保证夹送辊正常工作的同时,需要时刻对其表面进行冷却。以往的冷却方式是在夹送辊外侧布置水冷管道,将冷却水喷到夹送辊辊面上,或向夹送辊辊身表面喷冷空气等,这种单一的外部冷却方式适合用在温度较低的温度环境下,而在温度较高的场合,这种方法因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被慢慢地淘汰掉。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内冷式夹送辊体。这种夹送辊,可适用于各种热轧技术领域的场合,通过在辊体内部设计两个腔体,既提高了辊体刚度又可以实现内部水冷的功能。在高温工作环境下,辊体表面不但冷却均匀,而且可以大大节约冷却水量,提高了夹送辊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内冷式夹送辊辊体,既提高了辊体刚度又可以实现内部水冷的功能,大大节约冷却水量,提高了夹送辊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冷式夹送辊辊体,包括辊身、辊轴、支撑板、活动组板和旋转接头,辊身套设于辊轴上,支撑板和活动组板分别布置于辊身两端,辊身通过支撑板和活动组板与辊轴连接,辊身的内圈布置有冷却腔,支撑板内设置有冷却通道,辊轴内设置有进水流通道和出水流通道,旋转接头布置于辊轴的一端,旋转接头的进水口通过进水流通道经冷却通道与冷却腔的进水管连通,冷却腔的出水管通过出水流通道与旋转接头的出水口连通;
出水管一端与冷却腔连通,出水管的另一端从活动组板穿出,与辊轴内的出水流通道连通。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辊身包括滚筒,滚筒套设于辊轴上,通过支撑板与辊轴连接,冷却腔设置于滚筒的内壁。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冷却腔的内沿轴向间隔分布有多个导流板。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板为环形,导流板上分布有多个导流孔。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活动组板包括外筋板、内筋板和固定板,内筋板固定套设于辊轴上,外筋板套置于内筋板和滚筒之间,固定板通过紧固件固设于内筋板上,布置于内筋板和外筋板的外侧。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出水管一端与冷却腔连通,出水管的另一端从外筋板穿出,经弯头通过过渡接头与辊轴内的出水流通道连通。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冷却通道的个数有多个,多个冷却通道沿周向分布间隔分布,支撑板上设有泄水口,泄水口与冷却通道连通,泄水口内设有塞子。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辊轴与支撑板之间设有密封件,密封件布置于冷却通道的两侧。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辊轴的外圈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与密封件对应设置,密封件设置于环形凹槽内。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接头设置于辊轴的操作侧,在支撑板内环面开有环形槽,环形槽的槽宽与辊轴的进水流通道与冷却通道的连接开孔处对应,且大于连接开孔的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89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