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并行机制的任务冲突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9193.5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5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2 | 分类号: | G06F16/22;G06F16/23;G06F16/245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谷敬丽;吴学锋 |
地址: | 10081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并行 机制 任务 冲突 检测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并行机制的任务冲突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业务前端提交的待处理任务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基于提交的待处理任务信息的账号标识和数据日期,判断提交的待处理任务与当前待处理任务是否存在任务冲突,若不存在,则处理所述提交的待处理任务,若存在任务冲突,则判断当前待处理任务是否存在排他性任务,若存在排他性任务,则自动取消提交的待处理任务,并返回任务取消信息至业务前端,若不存在排他任务,则返回冲突任务列表和后续操作选项至业务前端,根据业务前端基于冲突任务列表和后续操作选项选择的对应后续操作处理提交的待处理任务。本发明可以解决数据处理中因为并发操作可能导致的数据错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任务冲突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并行机制的任务冲突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在大型的在线数据处理系统(如银行数据处理系统)中,一般采用夜间批量集中处理大规模数据,但是随着数据处理场景的日益复杂,监管部门增强监管的时效性,使得业务人员对日间联机操作的数据响应提高了要求。为了提升权限配置的灵活性及处理的响应效率,对系统权限管理提出操作人员与账户存在M:N的映射关系,即一个账户可能有多名业务操作人员拥有经办权限,同时一个业务操作人员拥有多个账户的经办权限。因此产生了可能多名柜员在日间联机操作事务中对一个账户进行业务操作的场景。如果不加限制的允许并行操作,则浪费数据库的资源,造成不必要的系统开销,如果不允许并行操作,增加了业务人员不必要的等待时间,没有冲突的账户数据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响应;随着数据处理场景的不断更新,对同一个账户的数据存在多种类型操作,但某些操作类型具有排他性,即联机调起此操作时,其他操作不可以进行操作,某些操作具有先后关系,不当的操作顺序会引起错误的数据结果。
现有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检测冲突方法,一方面以操作类型作为判断冲突的依据,但是操作类型相同并不代表任务冲突,可以由多线程解决同一个操作类型并发的问题。另一方面,以操作类型作为判断冲突的标识无法有效解决一个业务操作人员同时处理多个账户的但有限账户并行冲突的场景,简单地一刀切式判断没有针对操作类型进行分层的处理,降低了并行的效率。另一方面如果存在冲突则‘阻塞’并终止后续操作,有针对返回冲突任务列表待业务判断是否继续执行任务的处理步骤,降低了日间业务人员处理事务效率,降低了业务的机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并行机制的任务冲突检测方法,用以解决数据处理中因为并发操作可能导致的数据错误问题,该方法包括:
接收业务前端提交的待处理任务信息,将提交的待处理任务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
基于提交的待处理任务信息的账号标识和数据日期,判断提交的待处理任务与当前待处理任务是否存在任务冲突,若不存在任务冲突,则处理所述提交的待处理任务,若存在任务冲突,则判断当前待处理任务是否存在排他性任务,若存在排他性任务,则自动取消提交的待处理任务,返回任务取消信息至业务前端,若不存在排他任务,则返回冲突任务列表和后续操作选项至业务前端,根据业务前端基于冲突任务列表和后续操作选项选择的对应后续操作处理提交的待处理任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并行机制的任务冲突检测装置,用以解决数据处理中因为并发操作可能导致的数据错误问题,该装置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业务前端提交的待处理任务信息;
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将提交的待处理任务信息保存到数据库中;
冲突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提交的待处理任务信息的账号标识和数据日期,判断提交的待处理任务与当前待处理任务是否存在任务冲突,
任务处理模块,用于若不存在任务冲突,则处理所述提交的待处理任务;
冲突判断模块还用于:若存在任务冲突,则判断当前待处理任务是否为排他性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91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井变压器台用集成化箱体
- 下一篇:自动取款机操作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