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酒类电子防伪标签的验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9258.6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3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幼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时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K7/14;G06F2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赵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酒类 电子 防伪 标签 验证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防伪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酒类电子防伪标签的验证方法,一种酒类电子防伪标签的验证方法,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编码,通过计算机生成酒类产品的身份特征编码,将若干组编码存储到一级数据库中进行存储,然后对酒类产品的身份特征码进行加密处理,并分发到二级存储数据库中进行存储,对一级数据库中的明码数据和二级数据库中的暗码数据进行关联处理。该酒类电子防伪标签的验证方法,通过将及酒类的身份特征信息以明码和暗码的形式分开存储,同时在电子标签中输入暗码信息,便于对酒类的身份特征信息进行保护,提高了电子标签使用的安全性,减少了人为伪造的可能性,较适于普及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酒类电子防伪标签的验证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标签又称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读头、通信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交换。电子标签具有以下特性,数据存储:与传统形式的标签相比,容量更大(1bit—1024bit),数据可随时更新,可读写;读写速度:与条码相比,无须直线对准扫描,读写速度更快,可多目标识别、运动识别;使用方便:体积小,容易封装,可以嵌入产品内;安全:专用芯片、序列号唯一、很难复制。防伪标签学名(国家标准名称)防伪标识,又名防伪商标,是能粘贴、印刷、转移在标的物表面、或标的物包装、或标的物附属物(如商品挂牌、名片以及防伪证卡)上,具有防伪作用的标识。防伪标签的防伪特征以及识别的方法是防伪标签的灵魂,防伪是对那些以欺骗为目的且未经所有权人准许,而进行仿制或复制的活动所采取的防止措施,传统的防伪标签多采用纸质不干胶、PVC、PET、料氧化铝激光膜、纤维纸和开天窗防伪纸等材料,但是这种通过材料自身特性制作的电子标签较易于被仿造,防伪能力较差,因此电子标签更适合作为防伪标识。
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4809618B提出了基于电子标签的产品防伪方法,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1、通过写卡器读取电子标签中的身份识别号码ID,将读取的ID发送至产品信息管理数据库,从所述产品信息管理数据库获取与所述电子标签相对应的产品信息编码,并将所述产品信息编码写入电子标签中;步骤102、通过写卡器从所述产品信息管理数据库获取与该电子标签相对应的产品验证方法,并将所述产品验证方法写入电子标签中;步骤103、通过写卡器从第三方防伪平台ID密码数据库中获取第三方密码,并将所述第三方密码写入标签;当需要产品防伪验证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01、通过读卡器读取电子标签中的身份识别号码ID,将读取的ID发送至第三方防伪平台ID密码数据库,从所述第三方防伪平台ID密码数据库获取与所述电子标签相对应的第三方密码,并将所述第三方密码与预先存储密码的电子标签进行通讯验证;步骤202、当所述第三方密码与预先存储密码的电子标签中验证成功时,通过读卡器从所述电子标签中获取与该电子标签相对应的产品验证方法和产品信息编码;步骤203、通过读卡器将所述产品信息编码按照所述产品验证方法发送至产品信息管理数据库进行验证,当验证成功时,从产品信息管理数据库获取产品认证信息,该基于电子标签的产品防伪方法能够利用电子标签存储容量大,具有一次或多次密码验证的特点,将产品厂家的产品验证网址编码写入产品标签,通过标准化电子标签数据格式,增加可信的产品信息服务器,采用单一App应用,以完成不同厂家产品独立的防伪验证,从而提高防伪功能的安全可靠性,但是该种基于电子标签的产品防伪方法中电子标签的制作和读取较为简单,容易被人破解,从而影响其安全性,不适于普及应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酒类电子防伪标签的验证方法,具备电子标签所存储酒类信息的安全性高,不易于被破解,较适于普及应用等优点,解决了现有基于电子标签的产品防伪方法中电子标签的制作和读取较为简单,容易被人破解,从而影响其安全性,不适于普及应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时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时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92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廊基础减隔震限位防渗连接体系
- 下一篇:一种食品电子防伪标签及其验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