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晶合金带材单片试样全自动连续退火炉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9409.8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3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董威威;王书光;杜天星;孙海超;胡柳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中超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6 | 分类号: | C21D9/56;C21D1/26;C21D9/5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慈***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单片 试样 全自动 连续 退火炉 | ||
本发明涉及退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晶合金带材单片试样全自动连续退火炉,包括依次连接的自动上料装置、热处理炉体、自动下料装置,自动上料装置中设置有自动上料装置连接有传输机构,传输机构远离自动上料装置的一端穿过热处理炉体且延伸连接至自动下料装置,工作时,试样放置在自动上料装置上后,试样被移动至传输机构,驱动机构驱动传输机构运动,使得传输机构将试样自动传输至热处理炉体内,试样先后经过预加热区、加热与保温区和冷却区,待试样经过处理后,传输带将试样传输至自动下料装置上。该过程均通过机器自动传输,使用该退火炉退火,准备过程简单省时,可以实现全自动连续退火,减少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退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晶合金带材单片试样全自动连续退火炉。
背景技术
在非晶合金带材生产行业中,带材的软测特性是延伸产品的重要参考指标。而作为非晶合金带材生产和检测的重要环节,退火工艺直接影响带材的软磁特性。非晶合金带材常规退火炉有卧式环形试样连续退火炉和立式柜式退火炉。使用卧式环形试样连续退火炉退火前,需要人工将一段带材卷绕成圆环试样,并在圆环试样中套入陶瓷管,然后依靠人工将套入陶瓷管的圆环试样推入退火炉中,最后需要人工收集退完火的试样。该退火炉工艺准备过程繁杂费时,需要消耗大量人力,退火过程中陶瓷管易碎裂,陶瓷管需要大量消耗,且易造成圆环试样卡管、碎管,影响后续软磁特性检测结果的可信度。而使用立式柜式退火炉退火,无法做到连续退火工作,完成一炉退火后,需要降到室温再进行下一炉退火,这个过程往往要消耗好几个小时。该退火炉工艺工作效率低,且无法做到带材软磁特性检测结果的及时性,不益于非晶合金带材的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晶合金带材单片试样全自动连续退火炉,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非晶合金带材单片试样全自动连续退火炉,包括依次连接的自动上料装置、热处理炉体、自动下料装置,所述自动上料装置中设置有所述自动上料装置连接有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远离所述自动上料装置的一端穿过所述热处理炉体且延伸连接至所述自动下料装置,所述热处理炉体下方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驱动所述传输机构的驱动机构,所述热处理炉体设置有靠近所述自动上料装置的进料口和靠近所述自动下料装置的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均设置有闸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控制所述闸门开闭的开关气缸,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控制机构以控制整套装置的运行,所述热处理炉体内从进料口至出料口方向依次设置有预加热区、加热与保温区、冷却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试样放置在自动上料装置上后,试样被移动至传输机构,驱动机构驱动传输机构运动,使得传输机构将试样自动传输至热处理炉体内,试样先后经过预加热区、加热与保温区和冷却区,待试样经过处理后,传输机构将试样传输至自动下料装置上,最后自动下料。该过程只需要人将试样放进自动上料装置,从自动下料装置中取出试样,其余均通过机器自动传输,可以实现全自动连续退火,减少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加热区的内侧壁上和所述加热与保温区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外层设置有石磨棉,所述加热与保温区设置有通电线圈,所述通电线圈环绕炉体设置且位于所述石磨棉的外侧,所述冷却区的炉体外层设置有多组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连通外置水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丝加热后给预加热区炉室加热升温,石磨棉用于保温和阻止热量流失,试样进入加热与保温区后,通电线圈运行给炉室内部产生贯通炉室方向的磁场,以对试样进行磁处理,磁处理后的试样进到冷却区,冷却水管中的冷却水对炉室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中超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中超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94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