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党参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9501.4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6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竹溪众创农村电商孵化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B79/02;A01C1/00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300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党参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党参栽培方法,包括选择砂质土壤,日光照时间在40%‑60%之间,排水性能良好的半阴坡地,以高度20‑30厘米,宽度80‑100厘米作畦;清明或谷雨,将种子置于阳光下晒1‑2天,种子装布袋置45℃温水中,手搓半小时,取出放20‑30摄氏度环境中,早晚用温水冲一次,至种子出现芽白;畦内浇水,在畦内按照行距20‑25厘米,深1.5厘米开沟,沟内撒种覆土,5‑7天出苗,当年11月上旬或次年3月上旬进行移栽,在阳面砂质土壤,排水性良好的坡地作畦,畦内按株行距2*25厘米,深10―15厘米开沟或作穴,将参苗栽种至沟或穴内。本发明利用党参幼苗喜凉爽荫蔽,成株喜阳光的特性设置栽培方法,可显著提高党参的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党参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党参,作为中药,属于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等的干燥根,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
党参是常规大宗药材品种,民间有小人参之称,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为紧缺常用大宗药材,并常年出口,市场年需求量大,因近几年种植面积少,及产区干旱等原因导致减产,同时市场库存空虚,货源供不应求,通过采挖野生的党参是无法满足现有市场需求的,一方面野生资源越来越少,另一方面野生党参生长分散,采收困难,还有野生党参品质差异较大,商品性较差,为了扩大资源应大力发展种植,积极探索高产优质的党参栽培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由于党参幼苗喜凉爽荫蔽,成株则喜好阳光,党参在单一环境中从萌发至生长至成株的成活率较低,进一步限制了党参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显著提高党参成活率的党参栽培方法。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党参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地整地:选择砂质土壤日光照时间在40%-60%之间,周围无污染源,排水性能良好的的半阴坡地,施加基肥,深耕土壤20-40厘米,打碎大颗粒土块,耙平,以高度20-30厘米,宽度80-100厘米作畦;
S2、种子预处理:清明或谷雨,筛种,去除隔年种子,将种子置于阳光下晒1-2天,种子装布袋置45℃温水中,手搓半小时,取出放20-30摄氏度环境中,早晚用温水冲一次,至种子出现芽白;
S3、在畦内浇水至无明显水分残留地面,在畦内按照行距20-25厘米,深1.5厘米开沟,沟内撒种覆土,5-7天出苗,畦背插架遮荫;
S4、育苗移栽:当年11月上旬或次年3月上旬进行移栽,在阳面砂质土壤,排水性良好的坡地作畦,畦内按株行距2*25厘米,深10―15厘米开沟或作穴,将参苗栽种至沟或穴内。
在上述的一种党参栽培方法中,所述S1中,基肥以农家肥或有机肥为主,每667平方米施底肥600-750千克。
在上述的一种党参栽培方法中,所述S1中,所述S2中,筛种选取当年颗粒饱满、色泽光亮并且没有病虫害的种子。
在上述的一种党参栽培方法中,所述S2中,出苗后,遮阴架在参苗生长至7-10厘米时,取走。
在上述的一种党参栽培方法中,所述S2中,撒种之前将种子与细沙按照1比1的比例混合均匀,覆土至沟内泥土与周围泥土高度保持一致即可。
在上述的一种党参栽培方法中,所述S3中,参苗的选取标准为生长健壮、均匀、头梢尾完整、条长无分叉、头部留有1-2个芽眼的参苗,移栽时间选取早晚或阴天光照强度较小时进行,移栽后覆土至高出参头5厘米。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竹溪众创农村电商孵化器有限公司,未经竹溪众创农村电商孵化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95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