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糖基叠氮化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9652.X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0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贺晓鹏;陈代杰;胡习乐;陈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H15/08 | 分类号: | C07H15/08;C07H1/00;C07D487/22;A61K41/00;A61P3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李鸿儒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糖基叠 氮化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糖基叠氮化合物,结构通式如下所示:式中,R为糖基、H;n=1、2、3、4、5、6。本发明提供的糖基叠氮化合物,制备简单,无污染,细胞毒性低,抗菌活性高。本发明提供的糖基叠氮化合物单独作为抗菌材料或与不同光热纳米材料复合后可以作为抗菌材料,对于耐药菌有着较好的杀灭作用,能巧妙地借助糖基叠氮化合物的光生自由基性能实现杀菌效果,有待于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糖基叠氮化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一些细菌也开始发生变异,产生了对抗抗生素的能力,也就出现了“超级细菌”,这些细菌具有超强耐药或多重耐药基因NDM-1,具有治病能力强,繁殖速度快,在临床上往往无法给予有效的治疗,最终导致感染者死亡;对待细菌的治疗也从抗生素转化到了光热治疗、自由基治疗、诱导治疗等方式。
本发明正是通过糖基卟啉化合物和二维纳米材料自组装形成复合纳米材料,利用光热协同自由基的治疗方法,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糖基叠氮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糖基叠氮化合物作为抗菌材料的用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糖基叠氮化合物,结构通式如下所示:
式中,R为糖基、H;n=1、2、3、4、5、6。
所述糖基可以是双糖基、多糖基、单糖基。
所述单糖为岩藻糖、唾液酸、半乳糖、甘露糖、来苏糖、葡萄糖、木糖、甘油醛、苏力糖、赤藓糖、果糖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半乳糖、甘油醛、岩藻糖、苏力糖、赤藓糖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双糖为海藻糖、乳糖、蔗糖、麦芽糖基中的至少一种;优选麦芽糖。
所述多糖为纤维素、糖原、淀粉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糖基叠氮化合物选自以下结构中的一种,n=1、2、3、4、5、6;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糖基叠氮化合物作为抗菌材料或与光热纳米材料复合后作为抗菌材料的用途。
所述光热纳米材料为纳米铜材料、纳米金材料、纳米银材料;或二维过渡态金属硫氧化物纳米材料、双金属氢氧化物二维纳米材料(如(Mg6Al2(OH)16));优选为石墨烯纳米带(GNR-PEO2000)、氧化石墨烯(GO)、二硫化钼(MoS2)。
所述糖基叠氮化合物在抗菌材料中的浓度为15~25μM,优选为20μM。
所述光热纳米材料在抗菌材料中的浓度为5~15μM,优选为10μM。
复合材料中糖基叠氮化合物终浓度为20μM,石墨烯纳米带为10μg/mL,抗菌效果最佳。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糖基叠氮化合物,能够与绿脓杆菌表面糖结合蛋白LecA/LecB特异性识别,该绿脓杆菌可以高水平产生两种可溶性凝集素PA-IL(基因LecA)和PA-IIL(基因LecB),并且特异性识别D-半乳糖和L-葡萄糖,还可以通过糖基卟啉化合物与纳米材料构建形成复合纳米材料,借助光热协同光生自由基性能,实现对表皮感染的绿脓杆菌的有效杀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96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蒙脱土改性变压器绝缘纸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现代物流折叠式物流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