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边坡地下位移监测仪及其位移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0053.X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4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孟麟泊;赵得福;甘江宁;邴建全;余生洪;刘海滨;辛元胜;刘学士;周晓东;洛宏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 |
代理公司: | 西宁工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3102 | 代理人: | 王闪闪 |
地址: | 810000 青海***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坡地 位移 监测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边坡地下位移监测仪,其特征在于,钢管(1)内设置有左右两个游标尺(5),钢管(1)上方开设有与游标尺(5)对应的长形观察孔,观察孔设置可打开的有机玻璃护罩;钢管(1)两端设置有左右两个弹簧(7),两个弹簧(7)固定于钢管(1)两端;钢管(1)中间设置有前后两个轮轴(6);轮轴(6)固定于钢管(1)的上壁;
钢管(1)中间下方开设有圆孔,圆孔连接竖管(10)的上端,竖管(10)上部和下部侧面均设置有圆孔,基点固定端头B(9)与下部圆孔位置对应,基点固定端头B(9)与钢绞线B(8)的一端固定连接,钢绞线B(8)绕过前方的轮轴(6)与右侧的弹簧(7)连接;基点固定端头A(3)与上部圆孔对应,基点固定端头A(3)与钢绞线A(2)的一端连接,钢绞线A(2)的另一端绕过后方的轮轴(6)与左侧的弹簧(7)连接;
钢绞线A(2)上设置有指针,初始状态时,指针对应于左侧游标尺(5)的0刻度,钢绞线B(8)上设置有指针,初始状态时,指针对应于右侧游标尺(5)的0刻度。
2.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地下位移监测仪进行位移监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地下位移检测仪安设位置;
步骤二:用钻机打孔;
步骤三:完成打孔后,放入套筒;
步骤四:将游标尺(5)、前后轮轴(6)固定安装至钢管(1)内;
步骤五:安装竖管(10)和基点固定端头;
步骤六:连接钢绞线和弹簧;
步骤七:连接钢管(1)和竖管(10)并调整指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坡地下位移监测仪进行位移监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地下位移检测仪安装位置选择原则为,选择边坡稳定系数小,地质构造复杂,容易出现滑坡地段,每间隔30-50米设置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坡地下位移监测仪进行位移监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打孔时,孔的位置要准确,垂直平盘台阶,根据该地点地下位移深度施工钻孔,钻孔深度要达到滑坡面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坡地下位移监测仪进行位移监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五,具体为:将竖管(10)和连接有钢绞线的基点固定端头一同放入套筒内,安装到位后将套筒取出,将基点固定端头B(9)穿过竖管(10)下方圆孔或者穿出竖管(10)下端与外部的岩石固定,固定端头B(9)的安装位置为套筒下端,不出现滑坡的位置;将基点固定端头A(3)穿过竖管(10)中部的圆孔固定于外部的滑坡面(4)的岩石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坡地下位移监测仪进行位移监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六,具体为:连接钢绞线和弹簧,将基点固定端头B(9)连接的钢绞线B(8)绕过前方的轮轴(6),连接弹簧(7),并将弹簧(7)固定于钢管(1)的右端;将基点固定端头A(3)连接的钢绞线A(2)绕过后方的轮轴(6),连接弹簧(7),并将弹簧(7)固定于钢管(1)的左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坡地下位移监测仪进行位移监测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七,具体为:将钢管(1)中部下方的圆孔和竖管(10)的上端焊接,打开游标尺(5)位置对应有机玻璃护罩,调整钢绞线上的指针,使两个钢绞线上的指针均对应两侧游标尺(5)的0刻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海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005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