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乘用车风噪主观评价客观量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0107.2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1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罗善德;刘浩;黄祚华;田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119/1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乘用车风噪 主观 评价 客观 量化 方法 | ||
1.一种乘用车风噪主观评价客观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风噪数据,所述风噪数据包括恒定风速和缓慢升速风速;
S2、对风噪数据进行回放主观评价,并剔除不合理数据,生成最终主观评价分数,所述主观评价包括评价人员结果自相关分析和评价人员结果互相关分析;
S3、对风噪数据进行客观计算,获取客观量化数据,所述客观量化数据包括恒定风速客观量、缓慢升速变化率和缓慢升速突变值;
S4、对最终主观评价分数和客观量化数据进行统计学回归分析,建立风噪主观评价客观量化模型;
S5、根据风噪主观评价客观量化模型,计算得出抱怨因子α和β,其中α+β=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风噪主观评价客观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具体为:
S2.1、对风噪数据采用高保真回放系统进行回放主观评价,并采用10分制绝对打分法进行打分,获得主观评价分数原始数据,其中,进行主观评价的评价人员数量应大于或等于被评车辆数量;每位评价人员对各车辆评价两次且分时段进行;
S2.2、评价人员结果自相关分析,即每位评价人员对各车辆的两次评价分数分别记作两个列向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若相关系数R0.9,则保留该评价人员的评价分数并输出两个列向量的平均列向量作为个人最终评价结果,否则需重新评价直至相关系数达标或者直接剔除该评价结果;
S2.3、评价人员结果互相关分析,即将S2.1所述保留下来的评价人员的输出向量分别与其他人员的评价输出向量进行两两相关性分析,判断评价人员与其他人员结果的一致性,若一致性R20.8则保留,否则剔除;
S2.4、将经S2.2和S2.3剔除处理后的不同评价人员对同一车辆的评价分数进行归一化后平均,形成最终主观评价分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风噪主观评价客观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具体为:
S3.1、在恒定风速工况下,计算得到客观量,所述客观量包括语音清晰度指数,响度,声音各频率成分能量的总级以及尖锐度;
S3.2、在缓慢升速工况下,根据S3.1中的客观量,形成随时间变化的散点,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散点进行线性拟合,获得的拟合直线的斜率记作各客观量的变化率;
S3.3、计算S3.2中散点的交流分量,所述交流分量等于实际值减去拟合值,根据交流分量计算各相邻峰谷差值及速度差值,然后计算得到固定车速间隔的最大突变值,最大突变值=车速间隔*max(峰谷差/速度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风噪主观评价客观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具体为:
S4.1、在恒定风速工况下,对最终主观评价分数和客观量化数据进行统计学回归分析,找到一组相关系数R0.9且客观量数量最少的组合,并生成拟合方程,根据该拟合方程建立恒定风速工况下的风噪主观评价客观量化模型;
S4.2、在缓慢升速工况下,对最终主观评价分数和客观量化数据进行统计学回归分析,找到一组相关系数R0.9且客观量数量最少的组合,并生成拟合方程,根据该拟合方程建立缓慢升速工况下的风噪主观评价客观量化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用车风噪主观评价客观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抱怨因子α和β的推荐值为:普通型乘用车的推荐值为α=0.7,β=0.3;运动型乘用车的推荐值为α=0.5,β=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01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