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流器装配配合部位车削表面质量光整改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80567.5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76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随建;公维勇;姜豪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31/02;B24B31/12;B24B31/14;B24B41/06;B25J1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珉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流器 装配 配合 部位 车削 表面 质量 整改 方法 | ||
一种整流器装配配合部位车削表面质量光整改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整流器零件不需要磨削的部位粘贴胶布,然后使用尼龙绳将粘贴胶布部位进行捆绑;步骤2,将按比例配制好的磨削液倒入料箱中;步骤3,通过光整夹具夹紧整流器零件一侧下缘板,整流器零件装夹后启动料箱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再次开启光整设备机械臂俯仰功能和头部旋转功能,先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再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旋转,完成整流器零件一侧圆弧面的光整加工;步骤4,将整流器零件换面装夹后进行另一侧的光整加工,重复步骤3;步骤5,对整流器零件进行冲洗吹干。防止整流器装配时出现卡顿阻滞而需要经常进行额外修理情况和影响装配进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整流器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流器装配配合部位车削表面质量光整改善方法。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整流器上下缘板部位的结构是按照装配到发动机机匣状态而设计的扇型段形式,通常单级整流器设计成为八在段形式扇型段,通过往两个半圆形状的机匣上装配而形成封闭圆环,在整流器与机匣组成装配为半圆环形式后,其下缘板部位一般还要再装配上两个半圆的环状密封零件,因此,整流器上下缘板的圆弧形结构中均有一些表面具有装配配合性质。由于整流器上下缘板尺寸较小、多成沟槽形式,材料基本为变形高温合金,因此其加工都是采用两端的圆弧表面一次装夹整体车削加工完成,该种加工很好保证了各部位表面的尺寸位置精度要求,宏观形状完整性也得到很好保证。但是由于车削加工性质决定,其表面微观纹理形状与磨削加工相比较存在一定不足,突出表现是车削纹理的波峰为尖角形式,而磨削纹理的波峰为圆角形式,除此之外,车削加工由于刀具性能与参数匹配等原因限制,经常会产生因切削异常而产生的表面鳞刺、拉毛等不清洁现象,因此,在整流器进行装配时经常会产生“卡顿”和阻滞现象,为此其装配工作经常伴随着表面砂纸打磨、甚至是搓修工作,包含此后的清洁等清理工作,使得装配的效率很低,并且由于该种清理工作都是随机的被动行为,操作上没有很正规的质量标准要求,存在质量隐患,容易对使用性能造成影响,为此需要对此进行相关的改进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流器装配配合部位车削表面质量光整改善方法,采取了利用光整方法进行表面质量改善的工作,在保证几何精度尺寸不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使装配配合表面纹理形状获得改变,同时使整个表面鳞刺、拉毛现象得到彻底清理,实现深层次的清洁程度,解决整流器装配存在的不利现象,解决车削加工圆弧表面存在的固有性质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整流器装配配合部位车削表面质量光整改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整流器零件不需要磨削的各个叶型部位进行粘贴胶布处理,然后使用尼龙绳将粘贴胶布的各个叶型部位进行捆绑,防止胶布在工作时拖开掉落;
步骤2,将磨料倒入光整设备料箱内,同时加入自来水与磨料,自来水的水位高度≥磨料的高度,启动料箱,对磨料进行≥10min的自磨工作后,将自来水放出,将按比例配制好的磨削液倒入料箱中,磨削液高度≥磨料高度;
步骤3,开启光整设备机械臂俯仰功能,将机械臂头部移动到设备料箱磨料液面以上,关闭光整设备机械臂俯仰功能;将光整夹具安装在光整设备机械臂头部,将整流器零件安装于光整夹具上,通过光整夹具夹紧整流器零件一侧下缘板压紧部位,整流器零件装夹后启动料箱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且保证整个光整过程旋转方向不变,然后再次开启光整设备机械臂俯仰功能和头部旋转功能,使整流器零件尾端圆弧在旋转到圆周最低位置时能够浸没在磨料表面50mm以下,先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再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旋转,完成整流器零件一侧圆弧面的光整加工;先关闭料箱,后关闭光整设备机械臂头部的旋转,将机械臂头部利用俯仰功能移出料箱液面;
步骤4,将整流器零件换面装夹后进行另一侧的光整加工,参数及运动方式与前一侧加工相同,重复步骤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05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