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频消融导管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80642.8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2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宏;秦翔翔;刘志宇;崔长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堃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合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7 | 代理人: | 刘静静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消融 导管 及其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射频消融导管及其系统,其中射频消融导管包括管体,管体内穿引有牵引丝,管体的远端部位为环形段,该环形段能够在牵引丝作用下形变,管体内还固定穿设有形变约束管,牵引丝穿活动设在形变约束管内,形变约束管内还穿设有用于保持环形段自身形状的弹性丝,牵引丝和弹性丝两者的远端相对固定;形变约束管由管体远端至少延伸至环形段近端侧,形变约束管位于环形段近端侧的刚度D1大于位于环形段处的刚度D2,形变约束管用于调整管体受牵引丝作用时产生的形变,形变约束管自身限定一穿引通道。本申请公开的射频消融导管结构紧凑,环形段能够根据不同工况的需要灵活变化,射频消融系统能够实现平顺、可控的消融过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射频消融导管管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在我们国家,依据现有流行病学调查证据显示,慢阻肺在40岁以上的成人中患病率为10%左右。
目前COPD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多以抗胆碱药物进行对于M受体的特异性阻断,引起呼吸道平滑肌松弛,呼吸道舒张及粘液分泌减少,从而减轻呼吸道阻塞,缓解COPD患者的症状,而肺部去神经疗法消融术(Targeted Lung Denervatiom,TLD)肺部去神经疗法消融术则针对副交感神经,阻断其支配作用,从而达到永久性的抗胆碱能作用。该方法已于2015年完成了可行性临床研究,目前正在进行进一步的临床试验。
随着社会对COPD认识的不断提高及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气道介入技术治疗慢阻肺已取得了各界的认可,TLD作为其中一种治疗方法,相比药物治疗具有更彻底、更高效等优势。例如公开号为CN111067617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射频闭合导管,其主要包括:从远端至近端顺序连接的管身、手柄装置、连接线缆和连接器,其中,所述管身从远端开始顺序设有胶头、发热段和主体管,并且,所述发热段的表面设有具有绝缘和光滑作用的绝缘外套管,所述发热段的内部设有用于加热的、由合金丝绕制而成的线圈,所述线圈包括近端线圈和远端线圈,所述近端线圈和远端线圈的延长线分别经过所述主体管的内腔延伸至手柄装置,并通过所述连接线缆连接至所述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连接外部设备以提供射频电流。
但是现有技术中,射频消融导管各部件配合关系复杂,对于生产、装配造成了不利影响,实际治疗效果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射频消融导管,包括管体,管体内穿引有牵引丝,所述管体的远端部位为环形段,该环形段能够在牵引丝作用下形变,所述管体内还固定穿设有形变约束管,所述牵引丝穿活动设在所述形变约束管内,所述形变约束管内还穿设有用于保持所述环形段自身形状的弹性丝,所述牵引丝和所述弹性丝两者的远端相对固定;
所述形变约束管由管体远端至少延伸至环形段近端侧,所述形变约束管位于环形段近端侧的刚度D1大于位于环形段处的刚度D2,所述形变约束管用于调整所述管体受所述牵引丝作用时产生的形变,所述形变约束管自身限定一穿引通道。
弹性丝、牵引丝以及导线需要穿设在管体内,其中弹性丝和牵引丝位于内套管内,导线位于内套管和外套管的径向间隙内。内套管和外套管的相互嵌套实现了弹性丝、牵引丝以及导线的装配以及相互隔离,从而避免了管体上的不必要的多个腔道。同时内外管和外套管能够实现各部件之间的预装配,从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和良率。
刚度D1大于刚度D2,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形变约束管位于环形段近端侧相较于环形段不容易形变。从管体整体上来看,从而在牵引丝作用下,环形段会相较于环形段的近端更容易形变,因此环形段的近端为环形段的形变提供了类似于“基座”的作用,用于控制环形段在空间中的的整体形态。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堃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堃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06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