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量采集和输送管理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80962.3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7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毕以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7/20 | 分类号: | H04L47/20;H04L47/70;H04L47/2483;H04L49/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陈均钦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采集 输送 管理 方法 控制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流量采集和输送管理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流量采集和输送管理方法包括:在镜像汇聚交换机上收到镜像源点交换机采集的流量,将流量进行汇聚,根据流量中通过SDN控制器所配置的重定向策略确定流量的输出端口,可以通过输出端口将流量传输到分析仪,即能够在镜像汇聚交换机上根据流量的重定向策略对流量进行自适应、自动化分配到输出端口,通过不同的输出端口传输到不同的目的分析仪,从而解决在运营商侧复杂的网络设备铺设的情况下流量采集和输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量采集和输送管理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NFVI(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sation Infrastructure,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设施)中的网络虚机化方案之一通过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实现。SDN包括控制面的控制器(Controller,简称C)和转发面的交换机(Switch,简称SW)两部分构成。根据当前SDN技术的定义,控制器Controller和交换机Switch之间通过Openflow(简称OF,开放流)协议或者Netconf或者其他协议下发控制指令,指导交换机上的转发行为配置或数据流转发。
在NFVI之上设置有NFV(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网络功能虚拟化)管理和编排(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简称MANO),其包括NFVO(Network FunctionVirtualization Orchestrator,简称NFV编排器)、VNF管理(VNF Manager)、虚拟化基础设施管理(Virtualized Infrastructure Manager,VIM)。NFVO负责管理和维护数据存储、参考点(Reference point)和接口,使组成服务的各个组件能够进行数据的交换,从而对NFVI和VNF的运行进行编排协调。
在实际工作中,运营商存在大量的流量采集以及监控需求,当运营商需要按需从网络中对流量进行采集时,当前流量采集策略以及传输策略已经无法满足网络的演进需求,也无法解决在运营商侧复杂的网络设备铺设的情况下无法自适应自动调整流量采集和输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流量采集和输送管理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解决在运营商侧复杂的网络设备铺设的情况下流量采集和输送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量采集和输送管理方法,应用于镜像汇聚交换机,包括:
获取镜像源点交换机采集的流量;
根据所述流量中通过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所配置的重定向策略确定所述流量的输出端口;
通过所述输出端口将所述流量传输到所述输出端口对应的分析仪。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流量采集和输送管理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处理程序,所述信息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流量采集和输送管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流量采集和输送管理方法、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流量采集和输送管理方法包括:在镜像汇聚交换机上收到镜像源点交换机采集的流量,将流量进行汇聚,根据流量中通过SDN控制器所配置的重定向策略确定流量的输出端口,可以通过输出端口将流量传输到分析仪,即能够在镜像汇聚交换机上根据流量的重定向策略对流量进行自适应、自动化分配到输出端口,通过不同的输出端口传输到不同的目的分析仪,从而解决在运营商侧复杂的网络设备铺设的情况下流量采集和输送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09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