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工程卸料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0982.0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1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许月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月进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卸料 平台 | ||
1.一种建筑工程卸料平台,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顶柱(2),所述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伸缩杆(3),所述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卸料装置(4),所述卸料装置(4)包括金属框(401)、滚轮(402)、红外检测器(403),所述主体(1)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防腐结构(5),所述防腐结构(5)包括耐磨层(501)、防潮层(502)、环氧树脂涂层(503)、不锈钢壳(504),所述防腐结构(5)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插电口(6),所述伸缩杆(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吸尘装置(7),所述吸尘装置(7)包括毛刷(701)、转动轴(702)、电动马达(703)、薄网(704)、过滤棉(705)、排气管(706)、集尘箱(707),所述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移动轨道(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401)位于滚轮(402)的一侧外表面,所述滚轮(402)位于红外检测器(403)的下端外表面,所述耐磨层(501)位于防潮层(502)的一侧外表面,所述防潮层(502)位于环氧树脂涂层(503)的一侧外表面,所述环氧树脂涂层(503)位于不锈钢壳(504)的一侧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701)位于转动轴(702)的一侧外表面,所述转动轴(702)位于电动马达(703)的一侧外表面,所述电动马达(703)位于薄网(704)的一侧外表面,所述薄网(704)位于过滤棉(705)的一侧外表面,所述过滤棉(705)位于排气管(706)的一侧外表面,所述排气管(706)位于集尘箱(707)的一侧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401)的一侧外表面与滚轮(402)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滚轮(402)的上端外表面与红外检测器(403)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耐磨层(501)的一侧外表面与防潮层(502)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潮层(502)与环氧树脂涂层(503)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环氧树脂涂层(503)的另一侧外表面于不锈钢壳(504)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701)的一侧外表面与转动轴(702)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702)的另一侧外表面与电动马达(703)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电动马达(703)的一端外表面与薄网(704)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薄网(704)与过滤棉(705)可拆卸连接,所述过滤棉(705)与排气管(706)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管(706)的一侧外表面与集尘箱(707)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3)与卸料装置(4)的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防腐结构(5)与主体(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电口(6)的输出端与吸尘装置(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移动轨道(8)与主体(1)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月进,未经许月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098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吊装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