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工业风机挪运用承托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1512.6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1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孙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飓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3/02 | 分类号: | B62B3/02;B62B3/04;B62B5/00;B62B5/06;B60B3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左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2 | 代理人: | 刘琴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工业 风机 运用 承托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工业风机挪运用承托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两端对称安装有滑动组件,且底座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一升降板,所述第一升降板底部的四角皆安装有第一气压缸,且第一气压缸的底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第一升降板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安装座,且安装座上皆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一升降板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二升降板。本发明安装有铰接板、支撑杆、限位卡槽、安装架、第三气压缸、推拉杆和抵紧板的设置,通过铰接板进行限位,避免风机在挪移过程中发生易位,配合第三气压杆推动抵紧板横移实现对风机仓外侧进行抵紧,进一步提高了稳定性,且在卸料操作时,可通过抵紧板对风机的推移进行辅助卸料,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承托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型工业风机挪运用承托架。
背景技术
工业风机是指专门用于隧道、地下车库、高级民用建筑、冶金、厂矿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及消防高温排烟的风机。主要由叶轮、机壳、进口集流器、导流片、电动机等部件组成。制冷高效冷风机的关键部件冷却盘管由设计先进的翅片片形和换热管组合,采用胀管新工艺,先进的迎出风面变片距设计结构,换热管交错排列,保证了气流组织完善,布风均匀合理,实现了高效换热;不易结霜,且除霜高效、简单、容易,而大型工业风机在生产和挪移过程中需要通过专用承托架进行挪运。
传统承托架只能起到简单承托、搬运作用,无法在推行过程中,对风机进行限定,避免发生横移,且无法在推行过程中进行缓冲减震,从而提高挪运过程的稳定性,且现有承托架在卸料时需要操作工人进行其它卸料,不便于进行推移卸料,工作量较大,且容易发生磕碰,因此,本发明设计一种大型工业风机挪运用承托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工业风机挪运用承托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工业风机挪运用承托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两端对称安装有滑动组件,且底座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一升降板,所述第一升降板底部的四角皆安装有第一气压缸,且第一气压缸的底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第一升降板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安装座,且安装座上皆设置有滚轮,所述第一升降板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二升降板,且第二升降板底部的四角皆设置有第二气压缸,所述第二气压缸的底端皆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第二升降板的上均匀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皆与对应滚轮的位置相适合,所述第二升降板顶部的一端设置有遮挡组件,且第二升降板顶部的另一端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顶端和内底端皆安装有第三气压缸,且第三气压缸相靠近的一端皆铰接有推拉杆,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抵紧板,且推拉杆的另一端皆铰接在抵紧板上,所述底座顶部的一端安装有推杆,且推杆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导线与第一气压缸、第二气压缸、第三气压缸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安装板、支杆、万向轮和凹槽,所述安装板底部的两端皆铰接有支杆,且支杆的另一端皆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支杆的顶部皆安装有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底座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支杆与缓冲弹簧相连接位置处皆开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遮挡组件包括铰接板、支撑杆和限位卡槽,所述铰接板铰接在第二升降板顶部的一端,且铰接板底部的中间位置处铰接有支撑杆,所述第二升降板顶部与铰接板想贴近的位置处均匀开设有限位卡槽,且限位卡槽皆与支撑杆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升降板顶部均匀设置有防滑棱,且防滑棱与矩形槽交错分布。
优选的,所述抵紧板远离安装架的一侧均匀设置有防滑凸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铰接板、支撑杆、限位卡槽、安装架、第三气压缸、推拉杆和抵紧板的设置,通过铰接板进行限位,避免风机在挪移过程中发生易位,配合第三气压杆推动抵紧板横移实现对风机仓外侧进行抵紧,进一步提高了稳定性,且在卸料操作时,可通过抵紧板对风机的推移进行辅助卸料,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工作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飓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飓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15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AI的RPA流程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下一篇:一种防尘清洁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