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BM隧道掌子面前方岩体完整性钻探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81844.4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8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杰;曹瑞琅;赵宇飞;沈强;冯上鑫;刘立鹏;皮进;郑理峰;孙兴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D9/087 | 分类号: | E21D9/087;E21D9/00;E21F17/18;E21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洪余节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bm 隧道 掌子面 前方 完整性 钻探 装置 方法 | ||
1.一种TBM隧道掌子面前方岩体完整性钻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钻进组件、钻机姿态控制组件、数据监测组件以及TBM钻机平台固定座;所述钻进组件包括合金钻头(1)、钻杆(2)、钻机旋转器(7)、钻机旋转器底座(8)和托板滑块(10),合金钻头(1)钻进隧道掌子面前方岩体,合金钻头(1)安装于钻杆(2)顶部,通过钻机旋转器(7)和托板滑块(10)带动钻杆(2)运动,使钻杆(2)产生旋转和平移,所述钻进组件整体固定在一滑轨钢架(19)上以保持稳定性,滑轨钢架(19)包括滑轨卡槽(12)、滑轨脊(13);所述钻机姿态控制组件由前部升降器、中部升降器和尾部连接件组成,前部升降器包括前部升降固定销(20)、前部升降套筒(21)和前部升降轴(22),中部升降器包括中部升降固定销(24)、中部升降套筒(25)和中部升降轴(26),尾部连接件包括滑轨钢架支座(29)和圆柱销(31);所述数据监测组件包含位移感应器(9)、液压传感器(14)、转速测试仪(5)、扭矩仪转子(3)、扭矩仪定子(4)以及用于安装和固定的配件;所述TBM钻机平台固定座是通过前部升降器底座(23)、中部升降器底座(27)和尾部连接支座(30)将钻探装置固定于TBM钻机平台架(28);
所述钻机旋转器底座(8)和托板滑块(10)通过滑轨卡槽(12)实现在滑轨脊(13)上稳定的前后移动,并将位移传输到钻杆(2),以带动合金钻头(1)钻进待测岩体;
钻机钻进时消耗的旋转和平移动力由TBM液压系统提供,通过TBM液压输入口(16)将液压依次传输到液压箱(38)、钻机液压转接器(39)、管道(15)、液压转接器(35)实现动力供给,并由液压封闭螺栓(37)、转接器密封垫(41)和液压转接器螺栓(36)实现钻进组件的固定和密封;
位移感应器(9)在平移过程中通过感应与位移感应器标靶(11)的相对距离来记录合金钻头(1)的钻进进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BM隧道掌子面前方岩体完整性钻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扭矩仪转子(3)随钻杆(2)同轴运动,扭矩仪定子(4)感应扭矩仪转子(3)的受力状态以实现合金钻头(1)的钻进扭矩测量,与钻杆(2)同轴的转速测试仪(5)记录钻杆旋转速度,扭矩仪定子(4)和转速测试仪支座(6)除用于固定扭矩仪转子(3)和转速测试仪(5)外,还具有约束钻杆(2)的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BM隧道掌子面前方岩体完整性钻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压传感器(14)利用液压传感器接头(34)安装于管道(15),并采用固定螺栓(40)进行压紧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BM隧道掌子面前方岩体完整性钻探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无线信号接收器(32)和数据模块(18)进行传输和记录监测数据,并通过信号传输端口(17)和数据传输针(33)实现和TBM数据处理设备信号对接。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TBM隧道掌子面前方岩体完整性钻探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步骤1:将TBM钻机平台架(28)安装到TBM刀盘后方的施工平台,调整前部升降轴(22)和中部升降轴(26)至合理高度,使合金钻头(1)贴近待测岩体钻孔;
步骤2:TBM液压输入口(16)接入TBM液压系统,为钻进提供持续动力,同时将信号传输端口(17)与TBM数据传输系统相连接;
步骤3:开启位移感应器(9)、液压传感器(14)、转速测试仪(5)、扭矩仪转子(3)和扭矩仪定子(4),检查数据是否正常输出;
步骤4:启动钻进组件,使钻杆(2)以一定的扭矩和推力向前运动,合金钻头(1)持续钻进岩体,根据位移感应器(9)测值判断钻进距离,钻进至预设距离后,关闭钻进组件;
步骤5:提取并保存数据模块(18)中的数据信息,获取和整理钻进过程中的钻进时间(T,s)、钻进位移(S,m)、钻进压力(P,Pa)、钻进转速(N,rev/s)和钻进扭矩(M,N·m)的数据,并计算出参数A的值;
步骤6:获取钻进监测数据后,利用钻进位移(S,m)和钻进时间(T,s)求得钻进速度(V,m/s),代入公式“K=A×V×P-0.5×N-0.5×M-0.5”,计算完整性指数K,完整岩体0≤K<2、块状岩体2≤K≤3,非常破碎与空洞岩体K>3,通过各段钻孔的K值判断岩体的完整性,实施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184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