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存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82028.5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6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陈贤香;刘海銮;刘天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昱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3 | 代理人: | 雷仕荣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萧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存储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存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应用系统至少执行以下步骤:步骤S1:应用系统将存储装置识别为N个逻辑地址空间;步骤S2:根据配置指令将存储装置工作模式配置为第一模式或第二模式;步骤S3:当配置为第一模式时,应用系统将待写入数据等分为N个子数据并同时对N个逻辑地址空间进行数据存取操作;当配置为第二模式时,应用系统通过任一端口对存储装置进行数据存取操作,当该端口故障时,在选择其他端口对存储装置进行数据存取操作。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配置存储装置来提高存储带宽或者存储路径备份,从而充分利用存储盘的接口带宽,使存储盘真正的“双活”,实现“忙时双活,闲时备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存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大数据时代,爆发式增长的服务器业务需求对存储设备的带宽要求也日益升高。PCIE和SAS接口是目前主流的服务器存储接口,并且这两种接口的协议都支持双活(DualActive)的特性。
然而,目前绝大多数系统对存储设备双端口的应用都止步于“容灾”、“备份”,也即,当一个端口路径出现故障时,通过另一个端口路径对存储设备进行操作。有些没有备份功能的系统只使用了存储设备的一个端口,使得本可以“双活”的第二端口形同虚设。
现有的系统把有双活功能的存储设备的第二端口当成“容灾”端口,只有当备份主机中其中一台主机宕机时才会启动备份主机和存储设备的“容灾”端口。对于带有双端口且支持双活功能的存储设备来说,其端口性能没有发挥到极致,在某些应用场合造成了端口带宽资源的浪费。
故,针对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进行研究,以提供一种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存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通过设置与端口数量相匹配的逻辑单元,从而应用系统能够将该装置映射为多个存储设备,提高双活接口的带宽利用率。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存储装置,该存储装置至少包括多个端口以及设置与端口数量相匹配的逻辑单元,所有端口与应用系统相连接,任一逻辑单元均与所有端口相连接,所述逻辑单元用于将存储单元映射为不同的逻辑地址空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该存储装置至少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一逻辑单元、第二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所述第一端口与第一逻辑单元和第二逻辑单元相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第一逻辑单元和第二逻辑单元相连接,所述第一逻辑单元用于将存储单元映射为第一逻辑地址空间,所述第二逻辑单元用于将存储单元映射为第二逻辑地址空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应用系统通过第一端口对存储单元进行数据存取操作,且同时通过第二端口对存储单元进行数据存取操作。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应用系统通过第一端口对存储单元进行数据存取操作,当第一端口故障时,通过第二端口对存储单元进行数据存取操作。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应用系统通过第一主机与第一端口相连接,以及通过第二主机与第二端口相连接,所述第一主机与第二主机相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采用PCIE接口或SAS接口。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逻辑单元集成设置在端口控制器中。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逻辑单元集成设置在磁盘控制器或者SSD控制器中。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存储单元采用flash芯片实现。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存储装置的控制方法,存储装置设置N个端口以及N个逻辑单元,应用系统与所有端口相连接,任一端口均与所有逻辑单元相连接,所述逻辑单元用于将存储单元映射为不同的逻辑地址空间,应用系统至少执行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20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液热控模块、电动车热管理系统及电动车
- 下一篇:紧凑型头戴式显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