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质检测调控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2611.6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6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肖能齐;李杰;肖林江;李彤;郑涵钰;付文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A01K61/80;G01K13/02;G01N27/10;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余山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质 检测 调控 装置 方法 | ||
一种水质检测调控装置及方法,它的装置包括包括水质检测集成器、总控制台、增氧机、水泵、自动投料机。其中,它的水质检测集成器主要由由水质数据发送及指令接收装置、太阳能板、气囊、水质各参数检测传感器、和水质检测收集装置组成。本发明的特点是通过传感集成装置实时监测水中各项数据并收集异常数据,然后通过无线远程传输一系列数据给总控制台服务器,各数据在总控制台以数字图像的方式呈现在各显示屏,然后在终端操纵执行机构进行自动调控或者人为调控水泵、投料机和增氧机的使用,进而使得最终达到水质检测及调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化控制及人工控制的用于水质检测调控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水产养殖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从春秋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养鱼经》到现在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史。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势不可挡,养殖种类、方式等都日趋多样化。以小面积的水产养殖为例,养殖户以控制水体的温度、人工增加水体中溶解量、向水体中投放优质鱼饵饲料等方式,来达到高密度养殖的目的。
但水产养殖业也有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及水体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弊端。其中,养殖环境特别是水体环境的优劣对水产品质量的高低的影响最直接。不良的水体环境会导致水产品的生长缓慢,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恶劣的水体环境甚至会造成水产品的大量死亡,极大地削减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因此,在面对我国消费者对水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及养殖户迫切希望提高养殖经济利润的情形下,能够实时、自动地监测水体环境成为了今后水产养殖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水产养殖水体环境监测的核心对象是水体的温湿度、浊溶氧量等,养殖水质的优劣程度直接取决于这些水质参数数值的高低。相应地,这些数值也会影响水产品的健康成长。过去,养殖户以自身养殖经验为依据来调控水质,其误差大、效率低。随着传感技术的发展,现代仪器已逐步代替传统人工来完成监测任务,初步达到了对水产养殖水质参数的量化。
但是,目前的有线监测设备具有监测范围有限、布线繁琐等缺陷,难以监测大面积的养殖水体环境。因此,利用无线传输对水产养殖场所(如渔塘)进行水质监测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设计一种用于水质检测调控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特点是通过传感集成装置实时监测水中各项数据并收集异常数据,然后通过无线远程传输一系列数据给总控制台服务器,各数据在总控制台以数字图像的方式呈现在各显示屏,然后在终端操纵执行机构进行自动调控或者人为调控水泵、投料机和增氧机的使用,进而使得最终达到水质检测及调控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水质检测调控装置,它包括水质监测集成器、总控制台、增氧机、水泵、自动投料机;
水质监测集成器包括气囊,以及设置于气囊上的水质数据发送及指令接收装置、水质各参数检测传感器、水质检测收集装置;气囊用于保证浮力;水质各参数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水质数据是否正常,并将超出波动范围内的数值传递给水质参数收集装置汇总;水质参数收集装置用于将所收集的数据传至水质数据发送及指令接收装置;
总控制台用于接收水质监测集成器监测、收集到的数据,并控制水泵、投料机和增氧机的使用。
上述总控制台包括接收信息及发送指令装置、总显示屏、检测参数显示表、各指标提示灯、和无线通信装置;
总控制台通过接收信息及发送指令装置接收数据;无线通信装置用于创建无线传感网络,并将各项数据的实时值反映在检测参数显示表上;各指标提示灯用于指示水质数据是否位于正常波动范围;总显示屏用于显示水质数据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对比总图。
上述总控制台还包括数值输入装置、自动操作指令修改装置,总控制台在使用时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26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