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模式的工程监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4011.3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5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孙涛;李莉莉;孙水泉;于新全;李克材;张承春;白武刚;符昊;唐效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济南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8 | 分类号: | G06Q50/08;B25J5/00;B25J9/08;B25J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智能 模式 工程 监理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模式的工程监理方法,包括通过无人机和机器人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步骤、数据处理的步骤和根据处理结果调整施工方案的步骤,该系统包括数据处理中心,所述数据处理中心通讯连接无人机和机器人,所述数据处理中心包括主服务器和与主服务器电连接的智能互动可视化屏,还包括与主服务器电连接的手持数据传送终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无人机和机器人对工程建设过程的数据进行采集,减少了工程监理师现场采集数据的工作量,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基本实现了人工智能化的工程监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程监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模式的工程监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状态,建筑物的需求量不断扩张,对建筑物的成型速度提出了一些高的要求,要求快速的同时还得保证工程质量,这就给工程监理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当前建筑监理行业对施工现场的管理,采用的是总监理工程师配备若干专业监理工程师派驻现场的方式。在施工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需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巡查,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工作。对于重点部位的施工、关键工序、隐蔽工程等重要施工环节,专业监理工程师还需要旁站,监督其施工过程,避免出现违反操作规程,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因此,专业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强度比较大。另外,对于一些需要连续作业的重点施工过程,要求专业监理工程师旁站的时间较长,难免使人产生懈怠心理,监控不到位。
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模式的工程监理方法,以降低监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监理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监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监理的效率,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模式的工程监理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模式的工程监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模式的工程监理方法,包括通过无人机和机器人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步骤、数据处理的步骤和根据处理结果调整施工方案的步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无人机和机器人对工程建设过程的数据进行采集,减少了工程监理师现场采集数据的工作量,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基本实现了人工智能化的工程监理,而且数据的处理也采用数据处理中心进行自动处理并给出监理报告,工程负责人员可以根据工程监理报告,调整工程的施工进度,优选工程的施工方案。
优选的,具体步骤包括:
S1、获取工程初始建模数据,并把初始建模数据分为若干模块;
S2、利用无人机和机器人对工程施工现在,分模块获取当前工程建设数据,无人机和机器人将获取的工程建设数据通讯传递给数据处理中心;
S3、数据处理中心对无人机和机器人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与工程初始建模数据进行对比;
S4、根据步骤S3的对比结果,调整施工方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工程的初始建模数据,分层次分模块进行划分,便于单个模块进行数据采集,避免整体数据的错综复杂,使得工程初始建模数据更具有条理性,然后采用无人机和机器人对单个模块进行数据采集,无人机和机器人有监理工程师遥控控制,避免了数据采集过程中人员发生危险事故,数据采集后经过无人机和机器人自带的图像数据处理器经过处理存储于存储器中,由无人机和机器人的通信模块发送至数据处理中心,由数据处理中心将接收的数据与工程初始建模数据进行对比,做出监理结果,监理工作人员根据输出的监理结果做出工程实施方案。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工程初始建模数据由委托方提供,将工程初始建模数据分为1-N个模块,输入至数据处理中心作为初始比对数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错综复杂的待处理数据分为多个模块,便于数据的对比,使得数据的对比更为精细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济南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未经中铁济南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40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触觉的避障机器人
- 下一篇:水分散粒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