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焰燃烧VOC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84380.2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3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范育新;山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G7/07 | 分类号: | F23G7/07;F23G5/46;F23G5/50;F28D7/16;F28F9/2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voc 处理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无焰燃烧VOC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气体通入的进气管(1),所述进气管(1)的出气口与掺混室(2)的第一进气口(201)连通,所述掺混室(2)的第一出气口(202)与回型反应炉(3)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回型反应炉(3)的出气口分别与所述掺混室(2)的第二进气口(203)以及排气管(4)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回型反应炉(3)的出气口与所述掺混室(2)的第二进气口(203)之间设置有流量调节室(6),所述流量调节室(6)分别设置有与回型反应炉(3)的出气口连通的第三进气口(601)、与第二进气口(203)连通的第二出气口(602)、与所述排气管(4)的进气口连通的第三出气口(603)以及用于分配进入掺混室(2)以及排气管(4)气体流量的调节机构(6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焰燃烧VOC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4)中设置有管壳式换热器(5),所述管壳式换热器(5)的进气口与所述掺混室(2)的第一出气口(202)连通,所述管壳式换热器(5)的出气口与回型反应炉(3)的进气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焰燃烧VOC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604)为设置于第三进气口(601)处的挡板,所述挡板在第三进气口(601)处将进气流道分成与排气管(4)连通的第一流道和与掺混室(2)连通的第二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焰燃烧VOC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4)中设置有单管式换热器(7),所述单管式换热器(7)穿过排气管(4)与进气管(1)的进气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焰燃烧VOC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型反应炉(3)上设置有用于加入辅助燃料的加料口(301)。
6.一种无焰燃烧VOC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型反应炉(3)、设置于回型反应炉(3)进气口的管壳式换热器(5)、设置于回型反应炉(3)出气口的流量调节室(6)、与所述流量调节室(6)连通的垂直设置的排气管(4)、分别与所述流量调节室(6)和管壳式换热器(5)连通的掺混室(2)以及与所述掺混室(2)连通的进气管(1);所述进气管(1)的进口与穿过排气管(4)的单管式换热器(7)连通,所述管壳式换热器(5)位于排气管(4)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焰燃烧VOC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室(6)内设置有用于气体流量分配的调节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焰燃烧VOC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混室(2)内设置有用于气体掺混的折流板组件(204)。
9.一种无焰燃烧VOC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待处理气体通过单管式换热器(7)后进入进气管(1),单管式换热器(7)穿过排气管(4),与排气管(4)内的排气进行换热后进入掺混室(2);
(S2)回型反应炉(3)的出气口与流量调节室(6)连通,经回型反应炉(3)处理后的排气经过流量调节室(6)的分配,分别送入掺混室(2)以及排气管(4);
(S3)自回型反应炉(3)出口送入掺混室(2)的排气与自进气管(1)送入的待处理气体在掺混室(2)混合后形成掺混气体,送入管壳式换热器(5),管壳式换热器(5)位于排气管(4)内部,送入管壳式换热器(5)的掺混气体与经过排气管(4)的排气换热后送入回型反应炉(3)的进气口,经过回型反应炉(3)的处理后,通过回型反应炉(3)的出气口排出后送入所述流量调节室(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438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机械超材料结构的压力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珠链标准长度剪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