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TA高盐废水处理回用及零排放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4433.0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7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宋志民;康彦顺;杨建军;黄金锋;贾蕾;韩强;谭瀚茗;廖新伟;王凤健;海阳;刘冰;姚元宏;解松源;何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中泰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中泰博源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赵世发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ta 废水处理 排放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TA高盐废水处理回用及零排放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用于对待处理废水依次进行处理的预处理单元、膜浓缩单元、蒸发结晶单元和污泥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调节池、高效沉淀池、过滤器和超滤设备,所述膜浓缩单元包括第一反渗透设备、膜化学反应器、离子交换器和第二反渗透设备,所述蒸发结晶单元包括Ⅲ效蒸发结晶器和喷雾干燥设备,所述污泥处理单元包括污泥池、污泥脱水设备和废水收集池。本发明提供的处理PTA高盐废水回用及零排放系统及方法运行安全可靠,增加废水回收率的同时可以减少膜系统的运行故障,系统产生杂盐的含水率小于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TA高盐废水处理回用及零排放系统及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疆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水资源比较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化工园区的节能减排,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所有化工企业在新疆发展需要攻克的难题。
PTA生产装置产生的高盐废水,通常为回用之后剩余的浓水,主要包含PTA废水站反渗透浓水、脱盐水站排水和锅炉岛脱硫废水等混合废水,这种废水通常含盐量高,成分复杂、易产生结垢和腐蚀现象,并且具有一定量的难降解有机物,如何增加这些废水的回收率,做到零排放,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减少蒸发结晶水量,减少投资成为目前企业面临的难题。
结合国内关于高盐废水零排放的处理工艺,反渗透技术(RO)凭借其达到98%的稳定脱盐率已成为主流的高盐废水减量化技术,但同时仍有部分浓水无法利用,通常的几种做法:第一种是利用干旱的气候条件自然蒸发;第二种是利用离子交换和化学药剂的方法除去废水中硬度,再利用浓水反渗透进一步浓缩,或者利用电渗析除盐,提高水的回收率,剩余少量的浓水进行煤场抑尘或通过烟道喷雾蒸发处理;第三种是基于蒸发和结晶工艺直接做到零排放,产生固体盐和回用水。
分析上述三种做法,第一种直接做自然蒸发虽然节省能耗,但初期投资不低,同时可能污染地下水。第二种做法可以减少废水的排放量,但浓水的盐及各种离子均最终进入粉尘,对粉尘的后续处理带来难度,同时电渗析脱盐设备结构严重,系统运行故障率高。第三种做法是最常用,也是工艺比较成熟的技术,但需要对膜浓缩系统做好预处理,减少膜结垢和膜污染,同时蒸发结晶设备缺点是能耗较高,如何减少蒸发结晶的能耗成为经济运行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TA高盐废水处理回用及零排放系统及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PTA高盐废水处理回用及零排放系统,其包括用于对待处理废水依次进行处理的预处理单元、膜浓缩单元、蒸发结晶单元和污泥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调节池、高效沉淀池、多介质过滤器和超滤设备,所述膜浓缩单元包括第一反渗透设备、膜化学反应器、离子交换器和第二反渗透设备,所述蒸发结晶单元包括Ⅲ效蒸发结晶设备和喷雾干燥设备,所述污泥处理单元包括污泥池、污泥脱水设备和废水收集池,其中,所述调节池、高效沉淀池、多介质过滤器、超滤设备、第一反渗透设备、膜化学反应器、离子交换器、第二反渗透设备、Ⅲ效蒸发结晶设备和喷雾干燥设备依次连接;
所述高效沉淀池、膜化学反应器还与所述污泥池连接,所述污泥池还与废水收集池连接,所述废水收集池的出水口还与所述调节池的物料入口连通,并且,所述高效沉淀池的一个污泥排放口还与所述高效沉淀池的絮凝段的废水入口连通,以使所述高效沉淀池排放的部分污泥与待处理的废水在高效沉淀池的絮凝段中混合,废水收集池收集来自污泥水,多介质过滤器、超滤设备、离子交换器及反渗透膜反洗再生产生的废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PTA高盐废水处理回用及零排放处理方法,其包括:
提供所述的PTA高盐废水处理回用及零排放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中泰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中泰博源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疆中泰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中泰博源水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44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