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防渗、围挡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4882.5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2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鲍利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防渗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渗、围挡结构及施工方法,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基坑及竖井的防渗、围挡结构的不足之处,提供无需专用施工机械或大型施工机械,施工场地小,工期短,投资省,无需明挖施工,并且能够为竖井或基坑提供一定支护作用的一种新型防渗、围挡结构。所述结构包括联系梁、花管和防渗体,所述花管围绕开挖区域外侧布置,所述联系梁连接各花管顶部,沿所述花管的管身开设有开孔;所述花管周围设置由花管内压力灌浆,使水泥浆液在压力下的从开孔扩散和渗透入周围土体形成的防渗体,相邻的花管之间的防渗体相互重合构成搭接区域。本发明同时提供了所述新型防渗、围挡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防渗、围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适用于交通、市政、铁路、水利水电等基建相关行业基坑、竖井明挖施工的防渗和围挡。
背景技术
基坑及竖井的明挖施工是基建行业常见的施工工序,除岩石基础外,一般的基坑开挖均需采用必要的防渗、围挡措施以确保坑壁稳定。防渗、围挡措施的合理选择不仅关系到工程造价、工期,而且还影响施工安全,十分重要。
现有技术基坑及竖井的防渗、围挡结构的施工方式,需要在开挖竖井或基坑的基础上浇筑施工防渗围挡结构,其施工量较大,且需要明挖施工,容易产生弃渣等环境问题。并且现有的防渗围挡结构对于竖井或基坑的施工过程和最终工程结构都不能提供较为明显的支护作用,而需要额外的支护结构对防渗围挡结构进行结构加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工程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基坑及竖井的防渗、围挡结构的上述不足之处,提供无需专用施工机械或大型施工机械,施工场地小,工期短,投资省,无需明挖施工,并且能够为竖井或基坑提供一定支护作用的一种新型防渗、围挡结构及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防渗、围挡结构,包括联系梁、花管和防渗体,所述花管围绕开挖区域外侧布置,所述联系梁连接各花管顶部,沿所述花管的管身开设有开孔;所述花管周围设置由花管内压力灌浆,使水泥浆液在压力下的从开孔扩散和渗透入周围土体形成的防渗体,相邻的花管之间的防渗体相互重合构成搭接区域。
作为优选,所述花管内设置加强钢筋或钢筋束,所述加强钢筋或钢筋束在花管内沿花管通常方向延伸。
作为优选,所述联系梁形状为围绕开挖区域的连续结构,联系梁采用混凝土浇筑构成或采用钢结构进行焊接而成。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新型防渗、围挡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工程开挖前,围绕待开挖区域外侧施工花管,所述花管的埋入深度需超过待开挖区域的开挖深度;
步骤2,在花管居中内插加强钢筋或钢筋束,加强钢筋直径和根数根据实际计算需要确定;
步骤3,对花管进行压力注浆,通过水泥浆液在压力下的从开孔扩散和渗透入周围土体形成防渗体,灌浆压力需根据土层性质、机坑或竖井深度以及花管间距综合确定;
步骤4,在花管顶部通过联系梁将花管连成整体;
步骤5,在完成花管、压力注浆、联系梁施工后,进行开挖区域的开挖。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的联系梁可以采用混凝土浇筑,也可采用钢结构进行焊接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作为本申请的防渗、围挡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钢花管及其内插钢筋施工方便,无需专用施工机械或大型施工机械,施工场地小,工期短,投资省。
(2)本申请的防渗围挡结构本身施工不会产生明挖、弃渣,属环境友好型。
(3)花管直径、布置间距以及注浆压力等参数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普适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48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