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窨井井口安全防护挡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4927.9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5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显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显成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E01F9/40;E01F9/646;E01F9/6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6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窨井 井口 安全 防护 挡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窨井井口安全防护挡板,包括窨井,所述窨井的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储水机构,所述储水机构的内侧面上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的下部活动连接有浮板,所述浮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浮板的下端均与储水机构的内腔底部活动连接,两个浮板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防护挡板机构,所述防护挡板机构的上部穿插活动连接在限位挡板和储水机构之间,所述防护挡板机构的内部穿插活动连接有警示机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窨井井口安全防护挡板,通过设置浮板和浮块,可以在洪涝发生时,使防护挡板机构浮起而围挡在窨井井口的周围,防止人员被洪水冲入到窨井中,使警示块和警示杆漂浮在水面上,为人员指明窨井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窨井井口安全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窨井井口安全防护挡板。
背景技术
目前的道路窨井,在发生暴雨灾害导致城市内涝时,窨井盖常常被冲走,使窨井周围的人不能及时发现窨井的位置,导致人员坠入窨井中,或造成行人被洪水冲入窨井中,造成人员损失。故此,我们提出一种窨井井口安全防护挡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窨井井口安全防护挡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窨井井口安全防护挡板,包括窨井,所述窨井的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储水机构,所述储水机构的内侧面上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的下部活动连接有浮板,所述浮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浮板的下端均与储水机构的内腔底部活动连接,两个浮板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防护挡板机构,所述防护挡板机构的上部穿插活动连接在限位挡板和储水机构之间,所述防护挡板机构的内部穿插活动连接有警示机构,所述窨井的上开设有三组通水孔,三组所述通水孔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通水孔设置为每组三个。
优选的,所述储水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前部和上端后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外弧形板和内弧形板,所述外弧形板和内弧形板均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板之间,所述底板的上端中部开设有三个呈等角度分布的一号通水槽,所述底板的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还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内弧形板的下端中部开设有三个呈等角度分布的二号通水槽,所述一号通水槽和二号通水槽尺寸位置相对应,所述一号通水槽和二号通水槽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通水管。
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块分布在三个一号通水槽的两侧,两个所述支撑块分布在两个侧板之间,两个所述支撑块的上端分别与两个浮板的下端活动连接,所述内弧形板固定连接在窨井的外侧面上,所述通水管穿插固定连接在通水孔内。
优选的,所述防护挡板机构包括弧形壳体,所述弧形壳体的下端和上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中部均开设有通槽,所述弧形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一号隔板和两个二号隔板,两个所述一号隔板分布在通槽的两侧,两个所述一号隔板分布在两个二号隔板之间,所述一号隔板和二号隔板之间填充有泡沫块,所述二号隔板与弧形壳体之间也填充有泡沫块,两个所述一号隔板的内侧面上的中上部共同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弧形壳体穿插活动连接在外弧形板与限位挡板之间。
优选的,两个所述浮板分布在通槽的两侧,两个所述浮板的上端均与弧形壳体下端的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警示机构包括浮块,所述浮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警示块,所述警示块的前端面上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卡接有警示条。
优选的,所述浮块活动连接在由两个一号隔板、限位块和弧形壳体下端的连接板等所构成的空腔内,所述支撑杆的上部穿插活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警示块与弧形壳体上端的连接板上的通槽穿插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浮块的下端面的面积大于通槽的面积,所述警示块的前端面上部呈向后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储水机构设置有三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储水机构的上端面与窨井的上端面齐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显成,未经王显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49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