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金属离子溶液检测硫化物含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4993.6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5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龙;洪焕毅;吕健玮;朱汉文;苏秀丽;李月星;陈重佑;蔡霆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82 | 分类号: | G01N21/82;G01N21/3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梦圆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离子 溶液 检测 硫化物 含量 方法 | ||
一种以金属离子溶液检测硫化物含量的方法,包括:提供金属离子溶液、含硫待测物与还原剂;混合金属离子溶液与含硫待测物,以形成混合溶液;将还原剂加入混合溶液以得检测结果;观察检测结果以确认含硫待测物的硫化物含量是否超过阈值,其中当含硫待测物的硫化物含量小于阈值时,该检测结果具有沉淀。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确认含硫待测物中的硫化物含量是否超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产品广泛使用于生活中,但受限于现有技术,石油产品工艺 中会有硫化物生成;或是为了使用安全,会在无味的液化石油气及天然气 中额外添加硫化物。然而,当硫化物含量太高,不仅会造成空气污染,也 易增加致癌风险,故全球对于硫化物的含量订有管制标准。
硫化物含量在实验室检测或是现场快筛,都需要一定的分析成本,以 中国台湾现有约2500座加油站为例,每座加油站现场快筛92、95、98无 铅汽油及柴油且定期筛检,每年需检测数万件含硫待测物,成本昂贵及耗 时。故此,目前亟需新的快筛技术,以降低筛检成本并能更快速地确认油 品中的硫化物含量是否超标。
发明内容
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以金属离子溶液检测硫化物含量的方法,包括: 提供金属离子溶液、含硫待测物与还原剂;混合金属离子溶液与含硫待测 物,以形成混合溶液;将还原剂加入混合溶液以得检测结果;观察检测结 果以确认含硫待测物的硫化物含量是否超过阈值,其中当含硫待测物的硫 化物含量小于阈值时,该检测结果具有沉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中,硫含量小于阈值的检测结果其紫外线光谱;
图2是本公开一实施例中,硫含量大于阈值的检测结果其紫外线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以金属离子溶液检测硫化物含量的方法,包括 提供金属离子溶液、含硫待测物与还原剂。举例来说,可依据阈值确认金 属离子溶液的浓度与体积、含硫待测物的体积、与还原剂用量。在一实施 例中,可取市售的金属盐配制为不同体积的金属离子溶液。在一实施例中, 金属离子包括金离子、银离子、铜离子、铬离子、镉离子、其它能制备成 纳米粒子的金属离子或上述的组合等,但不限于此。当金属离子为金离子 时,金属盐可为氯金酸、三氯化金或其他合适的金离子。当金属离子为银 离子时,金属盐可为氯化银、硝酸银或其他合适的银离子。当金属离子为 铜离子时,金属盐可为硫酸铜、醋酸铜、硝酸铜或其他合适的铜离子。当 金属离子为镉离子时,金属盐可为硒化镉、醋酸镉或其他合适的镉离子。
配制特定浓度(即所谓的阈值)的硫化合物的含硫待测物,并决定含 硫待测物的体积。针对不同体积的金属离子溶液,配制可将金属离子溶液 的金属离子完全还原成金属原子的还原剂。举例来说,还原剂的用量为金 属离子溶液的10-1000倍。在一实施例中,还原剂可为硼氢化钠(sodium borohydride)、柠檬酸钠(sodium citrate)、硫酸铁(ferricsulfate)、氯化铁 (ferric chloride)、维生素C(ascorbic acid)、油胺(oleylamine)、氨基酸 (amino acid)、其他合适的还原剂的水溶液或上述的组合,但不限于此。 接着取固定体积的含硫待测物加入不同体积的金属离子溶液混合,以形成 混合溶液。接着将还原剂加入混合溶液中,确认是否产生沉淀。
由体积较小的金属离子溶液朝体积较大的金属离子溶液确认,一旦发 现最少的特定体积的金属离子溶液与固定体积的含硫待测物的混合溶液, 加入还原剂后澄清而不产生沉淀,则此浓度的金属离子溶液的特定体积可 用于检测含硫待测物的硫化物含量是否超过阈值。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金 属离子溶液的浓度与体积、含硫待测物的固定体积与还原剂用量并不限于 任何特定数值,可依使用者需求调整设计。另一方面,上述确认金属离子 溶液的体积与浓度、含硫待测物的取样体积以及还原剂用量的步骤仅为举 例,本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自可采用其他逻辑性的步骤以达上述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49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