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程自养脱氮污水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5113.7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3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彭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韶关市华思迅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101/16;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512000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新韶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程 自养 污水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程自养脱氮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蓄水池、设置在蓄水池中的多个隔离板,以及固定在隔离板上的曝气驱动件,多个所述隔离板用于将蓄水池隔离供污水进行循环流动的循环通路,所述曝气驱动件用于在对污水曝气的同时,使污水中的污泥与之混合在循环通路中流动,其中,在所述蓄水池中还设置有清淤构件,所述清淤构件包括污泥沉降处理部、多个污泥收集腔,使用时,能够通过设置的污泥收集腔对蓄水池中的污泥进行收集,进一步在经过污泥沉降处理部的沉降处理后,能够根据蓄水池中剩余污泥的量将沉降处理后的污泥重新注入蓄水池中,可在对蓄水池中的污泥进行清理的同时,确保蓄水池中的污泥不会因污泥龄较长而使其活性降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程自养脱氮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氮是主要的环境污染因子之一,来自生活污水、农业施用的氮肥和一些工业废水的氮,进入江河、湖泊,引发水体的富营养化,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硝态氮和亚硝态氮也严重影响鱼类的生长并形成对人类具有“三致”作用的有害物质,这些不仅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相当可观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人民生活和健康,甚至对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当前的生物除氮技术多种多样,其中氧化沟除氮技术具有处理工艺流程简单,净化效率高,管理和维护方便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但其在实际对污水进行处理时,其蓄水池中很容易堆积大量的污泥,这就导致在对污水处理的过程中,难以及时的对池底的污泥进行更新,污泥龄较长这就导致污泥中的微生物普遍活性较低,进一步则会导致微生物繁衍速度变慢,使污水处理效果大幅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程自养脱氮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氧化沟生物除氮技术在使用时,难以及时的对污泥进行更新,使污泥龄较大,导致微生物繁衍速度变慢,使污水处理效果大幅度降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全程自养脱氮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蓄水池、设置在蓄水池中的多个隔离板,以及固定在隔离板上的曝气驱动件,多个所述隔离板用于将蓄水池隔离供污水进行循环流动的循环通路,所述曝气驱动件用于在对污水曝气的同时,使污水中的污泥与之混合在循环通路中流动,其中,
在所述蓄水池中还设置有清淤构件,所述清淤构件包括污泥沉降处理部、多个污泥收集腔,以及用于封闭或打开污泥收集腔的封闭组件,多个所述污泥收集腔均布于蓄水池池底且与循环通路相匹配的位置处,所述封闭组件封污泥收集腔,通过水泵将污泥收集腔中的泥水混合物抽至污泥沉降处理部,由污泥沉降处理部将泥水分离进行重复利用或排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封闭组件包括通过直线驱动机构驱动滑动连接在污泥收集腔中的封闭板,以及设置在污泥收集腔侧壁,且用于连接循环通路与污泥收集腔的连接管,在连接管位于污泥收集腔中的一端设置有自旋转搅拌组件,所述直线驱动机构驱动封闭板封闭污泥收集腔,由水泵抽出污泥收集腔中的泥水混合物使循环通路中的污水通过连接管填充至污泥收集腔,并通过连接管中污水的流动推动自旋转搅拌组件运动对污泥收集腔进行搅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自旋转搅拌组件包括通过旋转接头与连接管相连接,且为中空结构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多个搅拌旋翼,在所述搅拌杆中固定有与搅拌杆同轴心设置,且贯穿旋转接头延伸至连接管中的推动杆,在所述推动杆远离搅拌的一端设置有与连接管相匹配的推动旋翼。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搅拌旋翼为与搅拌杆相连通的中空结构,且在所述搅拌旋翼和搅拌杆还均开设有多个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多个所述通孔的开口朝向均为背向搅拌杆转动方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韶关市华思迅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韶关市华思迅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51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缝洞型储层热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
- 下一篇:一种排水管疏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