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利用环保绿化型护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5180.9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7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黎卓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卓键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B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7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 环保 绿化 护坡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利用环保绿化型护坡装置,包括防护堤岸以及分布于防护堤岸上的一级防护坡、护坡道、二级防护坡与抗冲击防护结构,所述一级防护坡置于防护堤岸下部,一级防护坡为护坡砖层,护坡砖层上间隔分布有阻泥块;所述护坡道呈平直状且置于一级防护坡、二级防护坡之间,护坡道上分布有土壤护坡网,且土壤护坡网上铺设有植草袋;所述二级防护坡置于防护堤岸侧上部,二级防护坡包括土壤定型层、橡胶防腐防护层与缓流层,土壤定型层、橡胶防腐防护层与缓流层由内至外依次分布。本发明利用一级防护坡、护坡道、二级防护坡与抗冲击防护结构实现对防护堤岸的安全防护,提升了防护堤岸的安全防护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用环保绿化型护坡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
在当今水利工程中为了防洪,往往会在河道两侧修建堤坝,为了防止堤坝长时间经过河水冲刷导致泥土水土流失造成河道淤塞拥堵,从而导致往往需要在堤坝上修建护坡,现有的护坡大多采用石块和水泥配合修建在堤坝的表面,这种方式虽然能够预防雨水和河水冲刷导致堤坝表面的水土流失,但是也会导致重量过大,堤坝在长时间的冲刷之下导致土壤松动出现裂缝,长时间容易导致塌方现象,而且该种方式缓冲效果差,水流仍然受到水流水平冲击,防护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用环保绿化型护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用环保绿化型护坡装置,包括防护堤岸以及分布于防护堤岸上的一级防护坡、护坡道、二级防护坡与抗冲击防护结构,所述一级防护坡置于防护堤岸下部,一级防护坡为护坡砖层,护坡砖层上间隔分布有阻泥块;所述护坡道呈平直状且置于一级防护坡、二级防护坡之间,护坡道上分布有土壤护坡网,且土壤护坡网上铺设有植草袋;所述二级防护坡置于防护堤岸侧上部,二级防护坡包括土壤定型层、橡胶防腐防护层与缓流层,土壤定型层、橡胶防腐防护层与缓流层由内至外依次分布,土壤定型层具有混凝土定形层与钢筋架层,钢筋架层内填充有混凝土定形层,钢筋架层通过固定钉与防护堤岸连接,土壤定型层通过混凝土定形层与钢筋架层形成,钢筋架层可以将零散的土壤进行聚集,增加土壤的紧固效果,并采用混凝土将土壤定型,从而增加防护坡的牢固性。
优选的,橡胶防腐防护层分布于钢筋架层外,橡胶防腐防护层内部具有加强筋与透水孔,橡胶防腐防护层上设有缓流层,橡胶防腐防护层具有透水渗水功能,并且配置有加强筋,可以提高整个防护层的强度,可以提高固定效果。
优选的,缓流层包括分布于橡胶防腐防护层上的多个缓流突起,且每一缓流突起内均设有植物基质与植物,缓流突起可在水流的冲击力较大时将冲击力较大的水流进行阻挡,从而减少水流的冲击力度,延长防护坡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抗冲击防护结构包括壳体、防护单元、支臂与驱动单元,壳体装设于防护堤岸顶部的安放槽内,壳体顶部设有开口,壳体内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螺杆。
优选的,防护单元包括防护板,防护板底端铰连于壳体顶端一侧,防护板顶部一侧装设有转动座;所述螺杆上套装有滑座,滑座上铰装有支臂,支臂的自由端伸出开口并转动连接转动座。
优选的,驱动单元用于驱动螺杆运转,驱动单元包括装设于防护堤岸上的电机、连接于电机输出端的主动轮,以及通过皮带联动主动轮的从动轮,从动轮置于安放槽内且其端部通过传动轴传动连接螺杆。
优选的,防护单元还包括缓冲板,缓冲板置于防护板上部且其与防护板之间通过导向柱连接,缓冲板、防护板之间阵列固定有若干个压缩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卓键,未经黎卓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51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