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下式背光模块的阵列反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85198.9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9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历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康律师事务所 11805 | 代理人: | 梁挥;孟超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下式 背光 模块 阵列 反射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的阵列反射结构,包含第一阵列、第二阵列以及定位件。其中,第一阵列,包含多个第一反射部,多个第一反射部沿纵向方向相连;第二阵列,包含多个第二反射部,多个第二反射部沿纵向方向相连,第二阵列与第一阵列之间具有间隙,纵向方向与间隙的长度方向为实质上平行;定位件一侧连接第一阵列,另一侧抵靠第二阵列而定位第一阵列与第二阵列,并覆盖至少一部分的间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设置于显示面板的背光模块,尤其是有关显示面板的背光模块的反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高解析度、高对比、HDR液晶电视的需求提高,直下式背光液晶电视的市占率也逐渐上升,为能薄型化直下式背光液晶电视,阵列反射结构搭配发光二极管的配置为现今厂商着重研发的技术重点之一。
由于科技进步,面板的尺寸多样化,其需要的不同尺寸的阵列反射结构,也必须使用不同尺寸的模具来分别制造,使得制造成本大幅提升。除此之外,阵列反射结构只要有局部损坏或些微瑕疵,整个阵列反射结构便不能用于面板的组装,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块的阵列反射结构,包含第一阵列、第二阵列以及定位件。其中,第一阵列,包含多个第一反射部,多个第一反射部沿纵向方向相连;第二阵列,包含多个第二反射部,多个第二反射部沿纵向方向相连,第二阵列与第一阵列之间具有间隙,纵向方向与间隙的长度方向为实质上平行;定位件一侧连接第一阵列,另一侧抵靠第二阵列而定位第一阵列与第二阵列,并覆盖至少一部分的间隙。
如此,通过将固定尺寸、规格的阵列反射结构加以拼装,便可适用在不同尺寸的面板,具体而言,将相同尺寸、规格的第一阵列与第二阵列或不同尺寸、规格的第一阵列与第二阵列加以组合,便可拼装出多种尺寸的阵列反射结构,无需再就各尺寸、规格的阵列反射结构分别制造,如此,不仅能有效节省模具费用,并且,若局部的阵列反射结构有瑕疵、损坏,以拼装方式遮盖瑕疵处或损坏处,更能增加阵列反射结构的不良品利用。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以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一)。
图3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二)。
图3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一)。
图3C为图3B的局部放大剖视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三)。
图4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4C为图4B的图4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D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二)。
图5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四)。
图5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三)。
图6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四)。
图6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五)。
图6C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六)。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一)。
图8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51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