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氧化的负氧离子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5275.0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2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邓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多礼新材料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32B15/00 | 分类号: | B32B15/00;B32B15/04;B32B15/08;B32B27/00;B32B27/06;B32B3/06;E04F13/077;E04F13/076;C08L101/00;C08L97/00;C08K13/02;C08K3/00;C08K7/26;C08K5/13 |
代理公司: | 新余市渝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4 | 代理人: | 廖平 |
地址: | 2017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离子 材料 | ||
本发明涉及负氧离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抗氧化的负氧离子材料,包括材料本体,材料本体的两侧外壁上分别开设有呈交错式结构分布的凸耳和耳槽,且凸耳和耳槽之间相契合,材料本体远离凸耳和耳槽的另外两侧外壁的中心处分别开设有插条和插槽,且插条插接在插槽的内部,材料本体包括负氧离子层和基材层,负氧离子层压制在基材层的顶部外壁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使得基材层具有了很好的抗氧化能力,质量好,寿命长,不易失效和脱落,并且配方简单,延长了材料的使用寿命,锗稀土负离子产生材料可释放出负氧离子,可使细胞活化,使老死细胞排泄或赋予再生能力,可增强细胞能量,增强细胞的功能和活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氧离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抗氧化的负氧离子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比较通用的室内墙面装饰材料主要分为几大类:壁纸类、涂料类、石材类、布艺类以及柔性高分子材料类等,受限于传统壁纸类、涂料类、石材类、布艺类室内墙面装饰材料的缺点,柔性高分子材料类逐渐兴起,其具有施工稳定性更好,热稳定性和强度高,具备优异的阻燃、保温、防潮、防霉等特性,使用寿命长,产品表面的花色丰富多样的优点。
中国专利号CN206957095U提供一种由可释放负氧离子材料制成的装饰墙板,它包括上层板、间隔设于上层板下方的下层板以及设于上层板与下层板之间的至少一层强化板;所述上层板与下层板固定连接且中间形成内腔,所述强化板设于内腔中;所述上层板上设有若干个释放孔;所述上层板、下层板以及强化板均由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复合材料制成。
但是一种由可释放负氧离子材料制成的装饰墙板,一般室内墙面装饰材料主要起装饰功能,不具有抗氧化能力,在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脱落,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氧化的负氧离子材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室内墙面装饰材料主要起装饰功能,不具有抗氧化能力,在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脱落,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氧化的负氧离子材料,包括材料本体,所述材料本体的两侧外壁上分别开设有呈交错式结构分布的凸耳和耳槽,且凸耳和耳槽之间相契合,所述材料本体远离凸耳和耳槽的另外两侧外壁的中心处分别开设有插条和插槽,且插条插接在插槽的内部,所述材料本体包括负氧离子层和基材层,所述负氧离子层压制在基材层的顶部外壁上,所述基材层包括保护层、装饰层、泡孔层和连接层,所述泡孔层压制在连接层的顶部外壁上,且装饰层压制在泡孔层的顶部外壁上,所述保护层压制在装饰层的顶部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负氧离子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组成:锗50-80份,铁10-12份、氧化钕1-3份、氧化镨0.1-1份、氧化铈1-2份、氧化钇0.2-0.3份、氧化钷1.5-2.5份、氧化钬1-2份。
进一步地,所述锗50-80份,铁10-12份、氧化钕1-3份、氧化镨0.1-1份、氧化铈1-2份、氧化钇0.2-0.3份、氧化钷1.5-2.5份和氧化钬1-2份各原料按配方粉碎,再研磨至纳米级后混合均匀,然后加水,均匀混合,做成直径3— 5mm的小球,将小球放入1500-2500度的加热炉里煅烧5-10小时,冷却,即得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研磨至纳米级后的原料加入至搅拌机内部混合1-2h,且搅拌机的转速为500-800r/min。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组成:树脂10-19份、木质素3-8份、甲醇20-50份、四氢呋喃3-6份、陶瓷粉末3-9份、硅藻土8-12 份和多酚6-10份。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层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纯化处理;
S2.混合处理;
S3.熔合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S1包括将木质素3-8份和氢呋喃3-6份混合后进行纯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多礼新材料研究中心,未经上海多礼新材料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52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