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及轿厢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5348.6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7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康司;仮屋智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力奕;宋俊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 ||
本发明提供能力图降低升降移动时所产生的噪音的电梯及轿厢。电梯包括轿厢(120)。轿厢(120)具有厢室(121)、门单元、及设于厢室(121)的整流罩(10A)。整流罩(10A)具有与上下方向平行的平板状的正面部(11)。正面部(11)与电梯厅侧壁面(110a)相对。而且,正面部(11)上形成有供在正面部(11)与电梯厅侧壁面(110a)之间流动的空气(W1)流入的通气口(1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及轿厢。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筑结构物的高层化,轿厢的升降距离变长,要求轿厢的升降速度高速化。若提高轿厢的升降速度,则轿厢周围的空气流(气流)会产生乱流。而且,产生于轿厢周围的乱流导致了轿厢升降移动时产生噪音。
尤其是建筑结构物中的设有建筑物侧门的电梯厅侧壁面与轿厢之间较窄,在该电梯厅侧壁面与轿厢之间,沿电梯井伸出配置有建筑物侧门、轿厢的门单元。而且,若空气流至该电梯厅侧壁面与轿厢之间,则空气会侵入门单元的间隙,或者空气会与门单元发生碰撞,从而会产生噪音。
作为用于降低像这样的在轿厢升降移动时所产生的噪音的技术,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具备如下两部分的技术:具备门且在电梯井内进行升降的轿厢;以及设于轿厢上下的整流结构体。整流结构体具有从整流结构体的顶部朝向轿厢的背面侧的谷部。而且,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气流沿着谷部流向轿厢的背面侧,因此,气流向轿厢的前表面侧流入的情况得到抑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7-1055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即使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空气也会在轿厢的前表面与电梯厅侧的壁面之间流动,因此,轿厢升降移动时产生了噪音。
本发明考虑了上述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力图降低轿厢升降移动时所产生的噪音的电梯及轿厢。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达到本发明的目的,电梯包括在电梯井内进行升降动作的轿厢。轿厢具有:中空的厢室;门单元,该门单元设于厢室,与设于电梯井的建筑物侧门相对;以及整流罩,该整流罩设于厢室中的上下方向的上部及下部中的至少一方。整流罩配置于厢室中的设有门单元的侧壁部一侧,具有与上下方向平行的平板状的正面部。正面部与电梯井中的设有建筑物侧门的电梯厅侧壁面相对。而且,正面部上形成有供在正面部与电梯厅侧壁面之间流动的空气流入的通气口。
另外,对于轿厢,可适用具有上述结构的轿厢。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的电梯及轿厢,能力图降低升降移动时所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的电梯井的水平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轿厢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轿厢的上部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轿厢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5对实施方式例所涉及的电梯及轿厢进行说明。另外,各图中,对于共通的构件标注相同的标号。
1.第1实施方式例
1-1.电梯的结构
首先,参照图1及图2,对第1实施方式例(以下称为“本例”)所涉及的电梯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例的电梯的结构例的简要结构图。图2是表示本例的电梯的电梯井的水平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53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