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沼液对小麦发芽影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5382.3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6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吕磊;余彬彬;张天莹;龚镇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02 | 分类号: | A01C1/02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小麦 发芽 影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沼液对小麦发芽影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去离子水对小麦种子进行催芽;(2)配制沼液;(3)选取一部分催芽1天后露白的小麦种子放入培养皿,添加沼液进行培养,4天后测定沼液对小麦种子的根长以及芽长的影响,其余小麦种子继续使用去离子水培养;(4)将配制沼液倒入水培盒中,将去离子水培养3天后发芽出根的小麦种子根系插进水培盒中并固定小麦种子,水培盒放入光照培养箱中连续培养8天;(5)测定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6)使用根系扫描仪获得小麦根系的各项物理指标。通过本发明,为评估沼液对小麦等作物的生态影响提供了新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沼液对小麦发芽影响的方法,属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化技术领域,可用于测定小麦施用沼液的合适比例为沼液的高效利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等。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快速发展,养殖业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周围环境。沼气工程是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有效途径,所产生的的沼液沼渣可作为优质有机肥还田,形成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种养结合模式,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对发展生态农业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沼液含有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以及丰富的氨基酸、B族维生素、蛋白质、赤霉素、生长素、糖类、核酸、各种水解酶以及抗生素等物质。沼液的营养能力强,养分利用率高,不仅具有防病、抗逆作用,还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因此,关于沼液在蔬菜、果树、花卉和大田作物上应用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沼液不断展现出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和植物调节剂等多重功能。
小麦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使用有机肥促进其生长发育。孔德杰等和冯伟等分别在西北地区和河南省研究沼液对小麦的影响,认为施用沼液能改善小麦叶片光合特性,提高小麦产量;陈楠等的研究表明北京地区施用高效稳定沼液更有效的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但如何加强沼液资源利用化程度,寻求更为简易高效的沼液处理方式,了解小麦对沼液的适应性等问题有待研究。
种子萌发和幼苗的形态建成是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植物对外界环境因子最敏感的重要阶段之一。通过观察不同沼液浓度下三种小麦萌发的状况,可以较为系统地认识三种小麦对沼液的适应性。同时为畜禽粪便的处理及沼液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支持,保证农产品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问题,提供一种测定沼液对小麦发芽影响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测定沼液对小麦发芽影响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去离子水对小麦种子进行催芽;
(2)配制沼液:取鸭粪沼液,以5或10或100或200或300或400或500倍稀释作为沼液;
(3)选取一部分催芽1天后露白的小麦种子放入培养皿,添加沼液进行培养,4天后测定沼液对小麦种子的根长以及芽长的影响,其余小麦种子继续使用去离子水培养;
(4)将配制沼液倒入水培盒中,将去离子水培养3天后发芽出根的小麦种子根系插进水培盒中并固定小麦种子,水培盒放入光照培养箱中连续培养8天;
(5)测定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培养小麦8天后测定小麦幼苗的鲜重、干重、根上长度、根长,确定小麦幼苗生物量大小;
(6)使用根系扫描仪获得小麦根系的各项物理指标。
步骤(1)中,选取颗粒饱满、大小相同的小麦种子,以3%的双氧水浸泡小麦种子进行消毒20分钟,再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小麦种子数次后,将小麦种子均匀放在铺满滤纸的铝盘中,加入去离子水使之浸没小麦种子底部,盖上润湿的滤纸,放入24-26℃的恒温培养箱中催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53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海洋生物污损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负压病房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