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叠合板后浇缝隙钢板封堵模具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5524.6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7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郝富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E04G21/0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曹啸虎 |
地址: | 0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叠合 板后浇 缝隙 钢板 封堵 模具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预制叠合板后浇缝隙钢板封堵模具,侧板与顶板固接为直角构件,侧板与后浇缝底部侧墙固接;顶板与后浇缝侧边的楼板底面相贴,顶板宽度大于后浇缝;顶板与侧板夹角设斜撑;上述预制叠合板后浇缝隙钢板封堵模具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是:1)先将模具侧板与侧墙相贴,将侧板上的螺栓孔与侧墙预留孔相对应;2)用螺栓将模具与侧墙预固定;3)调整模具水平位置,使模具顶板与楼板底面相贴且位于后浇缝底部,完全固定模具;4)从预制楼板顶部缝隙处注浆,待混凝土定型后拆除本模具即可,本发明将缝隙封堵模板与侧墙固定,解决了预制楼板顶部缝隙处注浆时需要从地面支模板的要反复调整模具的繁琐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二代钢结构混凝土预制叠合板后浇缝隙钢板封堵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行业和地方密集出台政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强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在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过程中,攻克现有技术效率低、质量难控等难难题是加速产业化进程的关键所在。在现有技术应用中,对装配式二代钢结构混凝土预制叠合板与钢柱相搭接处缝隙后浇处理不完善,在预制叠合板与钢柱搭接位置预留缝隙过大,若不予处理对于后期装修是一个巨大隐患。因此对柱浇筑时应同时将缝隙一体填充,缝隙在柱结构以外,属楼板的边缘,模板则需要在楼板底面设置,传统施工中楼板底模支设只能从地面设置脚手架支撑模板。该位置虽然是一个很小的结构,实际模板布置操作起来却很耗费人力和时间,模板搭接不便。这整个模板搭设过程需由多人完成,不便于施工,容易出现表面不平整,形成凹凸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装配式二代钢结构混凝土预制叠合板与钢柱相搭接处缝隙后浇处便捷的安装方法,用以解决装配式二代钢结构混凝土预制叠合板与钢柱相搭接处缝隙处模板安装不方便等问题。
一种预制叠合板后浇缝隙钢板封堵模具,侧板与顶板固接为直角构件,侧板与后浇缝底部侧墙相贴,侧板上设螺栓孔,该螺栓孔为长孔,螺栓孔距侧板顶部距离等于侧墙预留螺栓孔至侧墙顶部后浇缝的距离;顶板与后浇缝侧边的楼板底面相贴,顶板宽度大于后浇缝;顶板与侧板夹角设斜撑,斜撑与顶板固接的位置设加强板,斜撑与侧板固接的位置设加强板。
上述预制叠合板后浇缝隙钢板封堵模具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是:1)先将模具侧板与侧墙相贴,将侧板上的螺栓孔与侧墙预留孔相对应;2)用螺栓将模具与侧墙预固定;3)调整模具水平位置,使模具顶板与楼板底面相贴且位于后浇缝底部,完全固定模具;4)从预制楼板顶部缝隙处注浆,待混凝土定型后拆除本模具即可。
本发明将缝隙封堵模板与侧墙固定,直接固定于后浇缝底部,解决了预制楼板顶部缝隙处注浆时需要从地面支模板的烦恼,同时固定间距的槽位也避免了过程中反复调整模具的繁琐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后浇缝隙钢板封堵模具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模具实施例正面图;
图3为本模具实施例侧面图;
图4为本模具实施例俯视角图;
图5为装配式二代钢结构混凝土预制叠合板后浇缝隙结构;
图6为本模具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模具安装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55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