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并联驱动三自由度运动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5777.3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7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安;杨本全;赵小明;张石清;周金钢;胡张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H1/06 | 分类号: | B25H1/06;B25H1/10;B25H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吴琰 |
地址: | 318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联 驱动 自由度 运动 平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并联驱动三自由度运动平台,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配合设置有竖直架,所述竖直架上配合设置有水平架,所述水平架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上设置有连接轮组,所述固定架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架和竖直架上配合设置有传动轮组;并联驱动三自由度平台运动时负载由四个驱动电机同时承担,从而可以将电机的额定功率降低为原有的四分之一;驱动电机安装在运动结构的外侧,运动结构在调节时,驱动电机不用随着运动结构移动,从而降低运动结构的惯性负载,提高运动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运动结构调节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自由度运动平台,具体涉及一种并联驱动三自由度运动平台。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运动平台的三自由度为平面运动两自由度和单轴转动自由度,此类平台在各种机器人中应用比较广泛,例如搬运、操作以及需要在平面空间中完成任务等情况,并且很多机器人都要求工作在极端情况下,如狭窄空间的工况下对体积限制较大,又如在穿戴式机器人工况下对质量要求严格;这样针对大负载目标,传动的串联式布置只能通过单纯的增大电机来实现末端的负载运动,并且电机需要布置在关节处,此种方式不仅增加运动惯性,而且也对电机的功率提出了较高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并联驱动三自由度运动平台。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并联驱动三自由度运动平台,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配合设置有竖直架,所述竖直架上配合设置有水平架,所述水平架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上设置有连接轮组,所述固定架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架和竖直架上配合设置有传动轮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钢丝轮组与传动轮组和连接轮组上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连接至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传动轮组包括上行轮组、第一下行轮组、第二下行轮组和第三下行轮组,所述上行轮组、第一下行轮组、第二下行轮组和第三下行轮组分别设置于固定架上,所述竖直架上配合设置有第一侧行轮组a、第一侧行轮组b、第二侧行轮组a和第二侧行轮组b,所述水平架上配合设置有第一水平轮组和第二水平轮组。
优选的,所述钢丝轮组包括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第三钢丝绳和第四钢丝绳,所述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第三钢丝绳和第四钢丝绳分别连接与驱动机构、传动轮组和连接轮组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第三钢丝绳和第四钢丝绳的末端分别固定于连接轮组上。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和第四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分别对应一根钢丝绳。
优选的,所述连接轮组包括第一连接轮、第二连接轮、第三连接轮和第四连接轮,所述第一连接轮、第二连接轮、第三连接轮和第四连接轮上分别设置有两个齿槽,所述钢丝绳分别设置与对应的连接轮上,任一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对应连接轮的两个齿槽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轮、第二连接轮、第三连接轮和第四连接轮同轴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一侧壁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竖直架通过滑轨与固定架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竖直架内侧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水平架通过滑槽与竖直架滑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并联驱动三自由度平台运动时负载由四个驱动电机同时承担,从而可以将电机的额定功率降低为原有的四分之一;驱动电机安装在运动结构的外侧,运动结构在调节时,驱动电机不用随着运动结构移动,从而降低运动结构的惯性负载,提高运动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运动结构调节的效率;驱动电机电机额定需求功率下降的同时,单个驱动电机的质量和体积也会相应下降,并且驱动电机可以实现集中布置,从而可以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同时方便于电机的维修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学院,未经台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57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