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段扑翼飞行器机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85882.7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82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杜昌平;杨睿;郑耀;宋广华;叶志贤;陈俊胤;韩建福;张泽坤;王思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1/06 | 分类号: | B64C1/06;B64C9/00;B64C3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万尾甜;韩介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段扑翼 飞行器 机架 | ||
1.一种双段扑翼飞行器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中板(1)、机架后板(2)、机架撑板(3)、电装模组(4)、上骨架(5)、下骨架(6)、尾舵模组(7)、机架尾板(8);
所述上骨架(5)相对机架对称安装,所述下骨架(6)位于机架对称面内,且位于所述上骨架(5)下方;所述的上骨架(5)和下骨架(6)为碳纤维骨架;所述机架中板(1)、所述机架后板(2)、所述机架撑板(3)、所述机架尾板(8)的板面相互平行,且均固定于上骨架(5)和下骨架(6)上;所述的电装模组(4)和尾舵模组(7)均固定于上骨架(5)上;所述的电装模组(4)位于机架中部,用于飞行器电源管理以及飞行动力与舵面操纵控制;所述的尾舵模组(7)位于机架尾部,用于升降舵与方向舵作动;
所述上骨架(5)包括两根碳纤维骨架,所述下骨架(6)包括一根碳纤维骨架,所有碳纤维骨架的轴心相互不平行,且上骨架(5)的两根碳纤维骨架形成的平面垂直于机身对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段扑翼飞行器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装模组(4)包括:电装安装板(401)、WIFI模块(402)、GPS模块(403)、遥控接收机(404)、电源管理模块(405)、飞行控制器(406);所述GPS模块(403)固定安装于所述电装安装板(401)前端;
所述电源管理模块(405)和所述WIFI模块(402)分别位于所述电装安装板(401)两侧;
所述飞行控制器(406)固定于所述电装安装板(401)中心,与上骨架(5)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
所述遥控接收机(404)位于所述飞行控制器(406)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段扑翼飞行器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舵模组(7)包括:尾舵安装板(701)、舵机(702)、尾舵偏航转动板(703)、升降方向舵(704)、尾舵升降转动板(705);
所述舵机(702)固定安装于尾舵安装板(701)上;
所述尾舵升降转动板(705)对称固定于所述升降方向舵(704)前端;所述尾舵升降转动板(705)下端通过球头铰链与所述舵机(702)相连,所述尾舵升降转动板(705)上端与所述尾舵偏航转动板(703)铰接,所述尾舵升降转动板(705)能绕其与尾舵偏航转动板(703)的铰接点转动;
所述尾舵偏航转动板(703)前部与所述机架尾板(8)铰接,所述尾舵偏航转动板(703)能绕铰接点转动;
所述飞行控制器(406)控制所述舵机(702)转动,拉动球头铰链,使尾舵升降转动板(705)与升降方向舵(704)分别绕其铰接点转动,实现升降舵和方向舵作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段扑翼飞行器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装安装板(401)前端通过自锁式尼龙扎带固定于所述机架撑板(3)上,两侧通过自锁式尼龙扎带与上骨架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段扑翼飞行器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舵安装板(701)两侧通过自锁式尼龙扎带与所述上骨架(5)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段扑翼飞行器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中板(1)、所述机架后板(2)、所述机架撑板(3)、所述上骨架(5)、所述下骨架(6)、所述机架尾板(8)、所述电装安装板(401)、所述尾舵安装板(701)、所述尾舵升降转动板(705)为碳纤板加工制品;所述尾舵偏航转动板(703)为高硬度铝机加工制品,所述的高硬度铝为7075铝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58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段扑翼机传动机构
- 下一篇:基于共享编码器的汉越无监督神经机器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