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约车临时停靠区的设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86696.5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5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杜牧青;刘国巍;鞠姿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14 | 分类号: | G08G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周科技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约车 临时 停靠 设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约车临时停靠区的设置方法,临时停靠区在约车高峰期设置于路边,设置的位置可辐射到附近多个约车频繁点。首先根据临时停靠区设置的位置、约车频繁点数量、该区域平均车速计算该区域所需要的泊位数量以及停车区长度;同时在临时停靠区安装摄像头进行违停抓拍。接到网约车订单后,根据车辆所在位置以及乘客到达上车地点的距离,网约车进入临时停靠区或直接抵达上车点。若需要进入临时停靠区,根据临时停靠区的LED显示牌进入特定的车位;在乘客到达上车点后,LED显示牌提示驾驶员前往上车地点。本发明避免了高峰期大量网约车长时间集中停靠同一区域导致的交通秩序混乱现象,规范了停车秩序,保障了行车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交通工程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约车临时停靠区的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网约车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们也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网约车进行出行。由于部分乘客会在未到达上车地点时提前发起网约车订单,所以乘客和网约车同时到达上车地点的情况会较少出现。如果网约车先于乘客到达上车地点,网约车的驾驶员通常会选择在上车地点附近临时停靠车辆并等待乘客到达上车地点。
然而在约车的高峰期,商业区、学校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就有可能会出现大量网约车临时停靠的情况。一方面,选择临时停靠的网约车之间可能会出现行驶与停靠的冲突;另一方面,临时停靠的网约车数量过多会造成道路的拥堵,从而干扰道路上正常行驶的车辆。尤其是在非机动车流量过高的路段,非机动车极易与临时停靠的网约车发生冲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网约车先于乘客到达上车地点的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约车临时停靠区的设置方法,设置一个网约车临时停靠区,该临时停靠区可以辐射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如果判定网约车会先于乘客到达上车地点,将会提示网约车驶入临时停靠区,避免网约车在上车地点附近造成交通的混乱。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网约车临时停靠区的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网约车临时停靠区的位置,根据临时停靠区的位置、约车频繁点数量、该区域平均车速信息计算该区域所需要的停车位数量以及停车区长度;
步骤2,网约车接到约车订单后,根据车辆当前位置与上车地点之间的距离,判断网约车是否进入临时停靠区;
步骤3,若网约车当前位置与上车地点之间的距离小于S米,判断乘客到达上车地点的步行时间;若步行时间小于m分钟,则网约车直接到上车地点等待;若步行时间大于m分钟,则网约车进入临时停靠区;
步骤4,网约车到达临时停靠区时,若乘客已经到达上车地点,网约车临时停靠区的LED显示牌提示网约车前往上车地点;若乘客没有到达上车地点,网约车临时停靠区的LED显示牌显示需要进入临时停靠区的网约车的车牌号以及车位号;
步骤5,乘客到达上车地点后,网约车临时停靠区的LED显示牌显示需要前往上车地点的车牌号,提示驾驶员前往上车地点接乘客。
进一步的,网约车临时停靠区仅在约车高峰期时间段内设置,在非高峰时间段内恢复该区域原道路功能。网约车临时停靠区所设置的位置辐射周边多个约车频繁点,网约车临时停靠区与约车频繁点的距离不超过一定值。如果两个约车频繁点距离在d米以内,将两个约车频繁点合并,新的约车频繁点距网约车临时停靠区的距离为原约车频繁点的距离的平均值。在网约车临时停靠区安装摄像头,若有其它车辆驶入临时停靠区,摄像头进行违停抓拍。
进一步的,网约车临时停靠区的泊位数量Ls计算公式为:
式中,λ为网约车临时停靠区辐射范围内平均约车时间间隔;μ为网约车从临时停靠区到上车地点的平均时间;c为网约车临时停靠区辐射范围内的约车频繁点数量。
进一步的,网约车临时停靠区长度D计算公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66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